">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卓張鵬 崔楨楨)近日,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涉外領域法治體系建設研究》開題會暨首屆中南大涉外法治論壇圓滿舉行。
中南大黨委書記侯振發指出,涉外法治體系是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自主知識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既是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的必然要求,也是學術界和實務界共同的歷史責任和使命擔當。本屆中南大涉外法治論壇將學術論壇與開題會相結合,既回應了國家涉外法治重大戰略,也有利于學校更好地開展涉外法治人才培養工作,為全面依法治國提供更堅實的人才支撐。期望課題組以此為契機,立足中國式現代化實踐,推動構建具有中國特色、融通中外的國際法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產出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教育部高校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心主任王楠表示,加強涉外領域法治體系建設研究,既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戰略所需,也是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應對外部風險挑戰、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的迫切需要。深化這一研究,應堅持思想引領,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導,著力構建中國自主的涉外法治理論體系、學術體系和話語體系;堅持問題導向,集成優勢資源,加強跨學科跨領域協同攻關;堅持成果應用,開展高質量咨政服務,為提升我國參與國際規則制定的影響力和話語權提供解決方案。
武漢仲裁委員會辦公室黨組書記、主任羅平認為,近年來,武漢仲裁委員會與中南大配合默契,在仲裁實務、人才培養、涉外法治宣傳等方面均開展了立體式合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接下來,雙方將聯手成立中國武漢涉外仲裁學院,簽署共同推進涉外法治人才培養的戰略合作協議,打造數字賦能涉外法治人才培養示范基地,建立涉外仲裁人才職業能力行業標準,實現人才選拔精準化、確保培養過程標準化,形成涉外法治人才培養的武漢模式。
在項目開題環節,項目首席專家,中南大黨委常委、副校長,涉外法治研究院院長,“文瀾學者”特聘教授劉仁山從課題研究的背景與價值、前期準備、內容與目標、思路與方法、關鍵與難點、創新之處、研究計劃以及后續推進等方面對總課題作了報告。
來自復旦大學、海南大學、中國政法大學、中國人民大學、西南政法大學等高校的專家學者依次匯報了所負責子課題的情況;北京大學、中國社科院國際法研究所、浙江大學、華東政法大學、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民四庭等專家學者對開展課題研究提出意見和建議。武漢大學人文社會科學資深教授、中國國際法學會會長、中國法學會國際私法研究會會長黃進作為專家組組長主持開題會并進行會議總結。
論壇期間,中南大國際法學院和武漢仲裁委員會涉外仲裁學院共同簽署了涉外法治人才培養戰略合作協議。
武漢大學人文社會科學資深教授、中國國際法學會會長、中國法學會國際私法研究會會長黃進和浙江大學文科資深教授、浙江大學國際戰略與法律研究院院長、歐洲科學院院士王貴國分別作了主旨報告。
當天下午,論壇還舉辦了涉外領域法治體系建設圓桌研討會,與會人員圍繞涉外法治的基本理論、涉外立法、涉外執法司法、涉外法律服務、涉外法治人才培養等議題展開深入探討。
本次活動由中南大法學院、國際法學院、涉外法治研究院承辦,武漢仲裁委員會、湖北觀筑律師事務所協辦。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