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記者 葉恒 實習生 付曦雅 通訊員 程晨
4月29日,湖北省2025年體育總會建設工作推進會在京山市召開,會議圍繞“強基固本筑根基、協同創新促發展”主題,部署年度重點工作。
近年來,湖北省體育類社會組織正以多元姿態深度融入基層治理與全民健身主戰場,成為激活城鄉活力的“神經末梢”。作為體育社會組織發展的“孵化器”,湖北省第二屆體育社會組織“益啟體育”項目大賽通過系統化賦能體系與全鏈條培育機制,構建起體育公益創新的“湖北范式”,其經驗模式將通過省市縣三級聯動機制向全域推廣,為湖北構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注入新動能。
政策“指揮棒”,激活社會組織發展新機遇
《2025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中再次提到“社會組織”,這是其第16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高度重視通過激發社會組織活力來提升社會治理水平,明確要求要發揮社會力量在管理社會事務中的作用。湖北省體育總會積極響應,通過“益啟體育”項目大賽,為體育社會組織搭建了展示成果、探索創新的平臺,助力全民健身與社會治理深度融合。
為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充分發揮體育社會組織服務國家、服務社會、服務群眾、服務湖北省全民健身事業高質量發展的作用,湖北省體育總會以“以賽促建”“以賽促治”“以賽促育”為核心路徑,將政策要求轉化為具體實踐:通過舉辦“益啟體育”項目大賽,構建“賽事搭臺、組織唱戲、群眾受益”的發展機制,既為體育社會組織提供成果展示的舞臺,更搭建起政策落地的“轉化器”,引導社會組織將全民健身需求與社會治理痛點相結合,在政策框架下探索差異化發展路徑。
房縣體育總會“詩酒太極 千年傳承”萬人太極展演
在政策的引領下,我省體育社會組織呈現“量質雙升”的良好態勢。這場持續四個月的賽事,吸引了全省200余家體育社會組織踴躍參與,提交項目203個,數量較首屆增長70%。此外,項目內容較以往更全面,涵蓋社會組織品牌力建設、公共體育服務能力提升、體育產業發展、育苗強基提能、體育文化涵養建設及“一老一小”服務體系建設等多個領域。咸寧市射擊協會推出“愛國勇士”國防體育競賽,聯合多部門為青少年及退役軍人定制射擊訓練、戰術模擬等課程,累計開展32場活動,覆蓋2800余人次,獲評省級示范項目,成為體教融合標桿案例;房縣體育總會“詩酒太極 千年傳承”萬人太極展演,將國家級非遺項目太極拳與當地詩酒文化、生態旅游資源深度嫁接,成為文旅融合的新支點,實現“體育+”價值的延伸。
賽事“催化劑”:促進全民健身與社會發展“雙豐收”
孝感市籃球協會“草根杯”籃球聯賽
大賽推動社會組織從“賽事承辦者”向“公共服務提供者”轉型,帶動全民健身“動起來”。湖北省全民健身“趕集會”品牌擴面項目通過“六位一體”展演互動模式,年均覆蓋超百萬人次;“楚天羽王”羽毛球賽事通過“全省聯動+數字互動”模式,四年累計覆蓋17市州2.8萬人次參賽者,實現單場賽事百萬級線上傳播效應;孝感市籃球協會打造“草根杯”籃球聯賽品牌,通過“低門檻參與-階梯式競技-全周期管理”閉環體系,提升了賽事參與率。
榜樣的力量帶動社會關懷“暖起來”。武漢西渡公益發展中心的志愿者王國慶身殘志堅,帶動社區居民積極參與公益和體育活動,成為榜樣力量。襄陽市追日青少年體育俱樂部針對青少年體質健康與體育教育資源不均問題,打造“設施+活動+公益指導+培訓”四位一體模式,累計服務青少年超5000人。
宜昌市冬泳協會承辦的“宜昌冬季長江搶渡賽”
體育賽事活動帶動區域經濟“活起來”。京山市網球協會舉辦系列網球賽事及培訓活動,注重網球與旅游、溫泉、康養等特色產業融合,依托“網球熱”帶動“鄉村游”,讓“體育+”的產業鏈在當地落地生根、茁壯成長。宜昌市冬泳協會承辦的“宜昌冬季長江搶渡賽”“冬渡長江活動”等品牌賽事已連續舉辦37屆,帶動旅游、餐飲住宿等消費鏈條升溫,推動“冷資源”轉化為“熱經濟”。
未來“接力賽”:從“規范管理”到“綜合發展”
第二屆“益啟體育”項目大賽已經落下帷幕,3家省級、5家市級與12家縣級體育組織嶄露頭角,他們的項目在創新性、實效性及可持續性方面獲得高度認可。獲獎單位除獲得賽事獎金外,還將享有政企社資源精準對接、智庫專家全程陪跑指導、品牌傳播矩陣支持等系統性賦能。值得關注的是,目前已有獲獎項目進入實質性落地階段,賽事成果在逐漸轉化為惠及全民的體育服務,持續釋放社會組織在全民健身事業中的專業價值與社會效能。
多地舉辦“體總英才計劃”業務培訓班
在“益啟體育”項目大賽開展之際,省體育總會同步推進“體總英才計劃”,通過開設“體育社會組織管理”定向課程,推動資源下沉,夯實人才基礎。作為省內首批開展“體總英才計劃”培訓的城市,黃石市體育總會秘書長胡璟表示,將結合“體總英才計劃”培訓成果,以“規范化管理、特色化創新、品牌化發展”為目標,深耕本土特色,打造黃石體育社會組織項目品牌,積極備戰下一屆“益啟體育”項目大賽。十堰市體育總會秘書處負責人楊紅利在接受采訪時說道,大賽促使社會組織跳出日常運營框架,通過案例共享與模式互鑒,十堰已優化公益培訓體系并形成“以賽促建”長效機制。“賽事+培訓”雙軌機制夯實了人才基礎,通過行業聯動激發了組織內生發展動力,為基層體育治理創新提供了新的路徑。
從“益啟體育”項目大賽到全省體育總會建設工作推進會,湖北錨定國家“健康中國 2030 ”戰略和《體育強國建設綱要》目標,正以“賽事創新-標準建設-體系構建”三重路徑推進體育社會組織改革,在深化體育領域改革的浪潮中率先破題。
未來,大賽將繼續以促進全省各級體育社會組織發展為目標,推動體育社會組織從“數量增長”向“質量躍升”轉型。隨著賽事機制的不斷完善和省市縣三級體育總會聯動機制的落地,那些曾經點亮荊楚角落的公益“小火苗”,將在全民健身、鄉村振興、體衛融合、青少年健康促進中發揮更大作用,不僅讓體育成為健康湖北的基石,更使其成為現代化治理體系中的“潤滑劑”與“黏合劑”,在荊楚大地上書寫中國式現代化體育強國的鮮活注腳。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