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胡小英、凌蓉、徐漢晴)5月22日,為期五天的第二十一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正式開幕,以“建設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為主題的湖北館精彩亮相。
第21屆深圳文博會湖北館
四方圍合的立柱,潺潺流淌的江水,自上而下,仿佛于天地之間開辟出一片靜謐之地,荊楚大地千年不息的水韻一覽無遺,盎然躍動的綠色勾勒湖北文旅的生態畫卷,沉穩鎏金的黃色詮釋歷史的厚重積淀與萬家燈火交織的璀璨文明,以“英雄湖北·家國同構”為設計理念的“湖北館”映入眼簾,靈動而厚重,引領著我們探尋“一眼千年”的故事。整個展館從“簡牘篆·元碼鳴”“屈風逸·楚藝彰”“螢之光·輝日月”三個維度,全面展現湖北文化的豐富內涵與獨特魅力。
“簡牘篆·元碼鳴”:千年簡牘與現代科技相融相映
“簡牘篆·元碼鳴”主要是通過元宇宙空間,全面展示簡牘文化。2024年,習近平總書記視察云夢博物館,讓睡虎地秦簡家喻戶曉。簡牘文化是湖北館前廳的重點,也是整個湖北館的亮點。前廳右側,三組竹簡造型展柜中,依次展示著秦簡、楚簡、漢簡。云夢睡虎地竹簡主人“喜”的虛擬人物,精彩亮相,它詳細介紹著竹簡的前世今生。左側弧形LED大屏上,是楚文化元宇宙空間,影片以竹簡為起點,通過虛實結合的視聽語言,感知屈原楚辭文學、編鐘樂舞、絲織刺繡、木竹漆器等,讓觀眾沉浸式“穿越時空”感受楚文化的魅力。
第21屆深圳文博會湖北館簡牘展區
非遺傳承人黃有志現場講解簡牘歷史
“屈風逸?楚藝彰”:傳統出版與科技創新相輔相成
“屈風逸?楚藝彰”是整個館的中心,其展示內容主要是文化與科技融合。整個中廳分為“科創萬象、典籍生輝、楚風雅集”三個部分。
“科創萬象”部分重點向大家展示湖北具有代表性的一大批文化科技創新最新成果。湖北省廣播電視信息網絡股份有限公司帶來北斗系列(應急廣播北斗衛星監控指揮平臺、北斗應急廣播高可靠終端、北斗三號指揮型用戶終端、北斗短報文通信模組、“北斗通導一體”模組、無人機應急廣播指揮調度系統、應急廣播北斗手持終端及APP),讓人耳目一新。應急廣播北斗高可靠終端預留調頻廣播、地面數字電視網絡、5G等多種類型數據通信接口,可通過標準接口協議規范接入本地應急廣播系統并響應。
第21屆深圳文博會湖北館科創展區
觀眾現場體驗科創產品《賽車模擬器》
來自武漢理工數字傳播工程有限公司的“數傳AI·更懂出版”以楚文化數字人“荊菁”參展,她可以與大家互動,回答湖北名勝景點、歷史人物等問題。
傳神語聯網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的根原創任度大模型以極高的性參比躋身全國第一梯隊,任度領先的數推分離技術可以實現大模型的實時學習和長效記憶,打通大模型應用落地最后一米。
湖北盛天網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的“給麥”app則為音樂愛好者提供一個元宇宙社交樂園。“給麥”是一個音樂交友和創作平臺,旨在為音樂愛好者提供一個集創作、分享、娛樂、互動為一體的AI元宇宙社交樂園。
由湖北文化旅游集團有限公司出品的“逍遙武當”則充分展現了文化旅游的魅力,在VR中沉浸式互動體驗——《知道·武當》。觀眾可在600-1000㎡空間自由行走,解鎖“三天門躍金頂、云海中舞太極”的武當奇緣。
宜昌三峽融媒體中心AI數字人、亞新文化集團《黑暗傳》VR虛擬現實等17類科技產品讓人驚嘆不已。
AI數字人與觀眾互動
“典籍生輝”部分,則與簡牘文化交相輝映,獲獎圖書與觸屏影視作品,讓觀眾在書香與視覺盛宴中感知文化大省的力量。
《荊楚文庫》《楚辭大典》和湖北省獲“三大獎”的圖書位列其中,默默訴說著湖北的歷史、人文,彰顯文化之厚重。《荊楚文庫》叢書反映了先秦至近代古楚地文化、生活,是荊楚史地文化、荊楚人物、風物的重要現代學術著作和工具書等。《楚辭大典》是系統整理、研究和闡釋楚辭文獻的大型文化典籍編纂項目,由中國社科院及文學研究所、武漢市領導專家等組成編纂委員會,是傳承長江文化、荊楚文化和屈原文化的重大文化工程。
觀眾閱讀《荊楚文庫》
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中國出版政府獎、中華優秀出版物獎,是中國出版界三個具影響力和權威性的獎項,《中國自然災害災情分析與減災對策》《你是一座橋》《機器人學:建模、控制與視覺(第2版)》《漢語大字典(第二版)(九卷本)》《追星:關于天文、歷史、藝術與宗教的傳奇》《中國第一條長大高速鐵路干線(武廣高鐵)技術創新工程叢書》等30余本圖書榮獲“三大獎”。
觀眾翻看獲獎圖書
湖北長江電影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現場展示的《倒倉》《好東西》等優秀影視作品,讓觀眾現場在體會電影內涵的同時,還能通過觸屏的方式與作品進行互動。
觀眾點看電影作品
中廳的“楚風雅集”主題展示了來自倍閱文創、楚天書局等多家單位提供的1000余件文創產品,讓人目不暇接。湖北倍悅文化創意有限公司的四愛圖梅瓶U盤、流沙化妝鏡(瑞鳳)、長江頌·茶道套盒、長江賦·黃鶴迎香套盒等引得觀眾駐足。楚天書局呈現的則是吳越爭霸系列等重點文創展品,如吳越爭霸·琉光書簽冰箱貼(吳王夫差矛)、吳越爭霸·琉光書簽冰箱貼(越王勾踐劍)、吳王夫差矛U盤、吳越爭霸流沙杯墊等。這些文創產品不僅是實用之物,更是連接古今的文化載體,讓使用者在觀瓶、品香時感受跨越千年的歷史之美。
第21屆深圳文博會湖北館文創展區
“螢之光·輝日月”:非遺傳承與茶香生活相得益彰
湖北館的后廳,是湖北館送給所有觀眾的“禮物”。荊楚遺韻、幽茗茶香展示的是湖北的非遺產品、獨特技藝與荊楚茶文化。
第21屆深圳文博會湖北館“楚國禮物”
后廳以多寶閣的形式全面展示了湖北省楚禮楚文化科技傳媒集團有限公司打造的由蟠龍飛鳳香薰盒、非遺·鳳鬢金殿玉梳禮盒等物品構成的“楚國禮物”、潛江的麥稈畫、襄陽的漢陶六方雪花陶茶壺、咸寧的非遺喜扇、仙桃的麥稈剪貼等湖北十余個地區的非遺產品。
“西蘭卡普”制作與綠松石雕刻則重點展示了非遺技法的精妙。湖北允曦文化藝術發展有限公司參展人員在現場熱情地指導著觀眾進行“西蘭卡普”制作體驗。土家語“西蘭卡普”是一種土家織錦。在織布的機臺上制作美麗的“西蘭卡普”,這項民間工藝體現了土家族民族特點。
工作人員現場展示“西蘭卡普”制作過程
竹山綠松石是湖北省竹山縣特產,是我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竹山縣綠松石開采的歷史可上溯到4000年前,主要是滿足歷代王朝皇室貢品所需。竹山綠松石是隱晶質集合體礦物,基質顏色極具特征性,多為天藍色、蔚藍色、藍綠色、綠色、黃綠色等,伴生礦物顏色多為黑、白、綠、黃色等。
觀眾觀看綠松石
起落之間,水與茶葉互相碰撞,相互交融,溢出茶香,但見茶色。展臺尾部一位身著盛裝的茶藝師,在精心地展示著茶藝,觀者或觀其表演,或坐于臺前品鑒茶味。恩施玉露、利川紅、赤壁青磚茶、長盛川等茶展品共計49類138件,在茶藝師背后的展架上訴說著各自的故事,期待著每位觀眾來湖北品茶、悟人生。
本屆文博會湖北館的參展組織活動由中共湖北省委宣傳部主辦、長江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具體承辦。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