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到巴西電影,中國觀眾并不算陌生,最著名的《中央車站》里,阿姨朵拉與男孩約書亞的相識相知感動了無數人,而近日在國內院線上映的《我仍在此》,正是《中央車站》的導演沃爾特·塞勒斯的新作,片中出演女主角的費爾南達·托里斯,也恰恰是當年飾演“朵拉”的費爾南達·蒙特納哥的女兒。她用極其精湛的演技、樂觀堅韌的姿態,講述了一個國家悲劇背后的家族史詩。
國家的悲劇改變家族的命運
相比27年前“一老一少走天涯”的《中央車站》,這部人物更多、時間跨度更大的《我仍在此》,更具有史詩片的格局。片中的派瓦一家人,不幸成為時代悲劇的犧牲品,長達近半個世紀的抗爭,不只是給自家,也是給所有巴西人一個交代。
費爾南達·托里斯在片中飾演的尤妮斯,原本擁有幸福美滿的家庭,但身為前議員的丈夫魯本斯突然被秘密逮捕,從此再也沒有回來。同樣遭到粗暴審訊的尤妮斯,回到家后并沒有屈服,勇敢挑起家庭重擔的同時,不斷抗爭,追求真相,直到20多年后,已經成為人權律師的她,終于收到了丈夫的死亡證明。這告慰了自己和家人,也彌補了那段缺失的“真相”。影片根據真人真事改編。電影開篇的小兒子馬塞洛,把曾經的美好和悲痛,都寫進回憶錄中,多年后被塞勒斯搬上了大銀幕,算是對逝去父母的悼念。長達138分鐘的影片,分三個篇章、按時間順序推進,以上世紀70年代、1998年、2014年三個時間點,講述派瓦家的劇變,見證巴西社會的變遷。
自始至終,塞勒斯在情感表述上都非??酥?,甚至不惜刪去許多情感外泄的“哭戲”。當軍警來家中抓人時,父母為了孩子保持著鎮靜;即便得知丈夫已離世,尤妮斯也沒有崩潰,而是強忍淚水,成了全家人的主心骨。再如辭退女傭那場戲,導演完全沒有表現離別的傷感,避免了俗套的煽情;至于含辛茹苦,撫育子女的二十多年,更是完全跳過,其中辛苦,只藏在母親臉上的皺紋和鬢角的白發之間。全片唯一的情緒失控,反而是在小狗意外被車撞死時,尤妮斯沖向了監視他們家的軍警——面對又一條生命的突然離去,她終于下定決心,毅然搬家,重回校園,用自己的力量與社會的不公做抗爭。
其實對于巴西,這個地球另一面的拉美國家,我們并不算熟悉,大多只知道它擁有的足球、桑巴這種“文化標簽”,對于其歷史,尤其是1964-1985年那段時期不太了解。片中的丈夫魯本斯,既有社會地位又有各界人脈,已經不是通常意義上的中產階層。但即便這樣的人物,也沒能被親朋好友營救出來。長達數十年的“失蹤案”,成了一代巴西人的隱痛。從這個角度來看第二章,尤妮斯的笑容是抗爭終于勝利后的欣慰。
從溫柔的妻子到堅韌的母親
影片前30分鐘以群像為主,包括丈夫魯本斯、五個孩子的小演員都表現得很自然,妻子尤妮斯的戲份并不突出,只看出她接受過良好的教育、性格溫和,是一個“賢內助”。而當家中遭遇劇變時,這個角色立馬變得豐富、高大起來,她不僅是妻子、母親,也是一個堅強獨立的女性。托里斯演出了“一家之主”的擔當——她疏通關系,賣掉房子,取出存款,搬回圣保羅,給孩子一個更好的未來,同時也給自己更大的施展空間。尤妮斯日后還成為了援助土著部落的律師、世界銀行和聯合國的顧問??梢哉f,她的“母愛”在現實歲月里,進化成了另一種“博愛”。
托里斯的演技精湛,她精準挖掘了原型人物強大的內心世界。如果說尤妮斯被關在監獄里的十幾天,是她最堅強的時刻,那返家之后的行動,則是用更偉大的毅力,把堅強升級為了堅韌。監牢里色調陰冷,壓抑到令人窒息,尤妮斯還要經歷精神上的摧殘,此時她堅定的眼神令人佩服;而當尤妮斯終于回到家中,第一時間看到熟睡的孩子時,眼里又盛滿了溫柔和欣慰;還有她在浴室里拼命清洗身體的動作,既表達出劫后余生的嘆息,也闡述了人物對于暴力的態度。托里斯在這些細節上的詮釋,都符合角色自身的性格。對丈夫的溫柔體貼,對子女的關懷備至,對幫助者的感激,都藏在托里斯的眼神和嘴角里。哪怕剛剛從證詞中看到希望,轉瞬又被死訊所澆滅,尤妮斯仍然能在子女面前強忍淚水,其“心臟”之強大,“演技”之過硬,令人贊佩。正是這種始終“微笑”的態度,“我仍在此”的堅持,讓這位母親更加可愛、可敬,也讓第二章的那句心聲“我反而輕松了”合情合理。
憑借以上這些“非她莫屬”的表演,托里斯收獲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和金球獎最佳女主角(劇情類)獎項,算是彌補了母親費爾南達·蒙特納哥當年的遺憾。其實早在1986年,年僅20歲的她就憑借《永遠愛我或不再愛我》獲得過戛納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時隔40年后再登事業巔峰,仿佛和尤妮斯的人生際遇發生了某種“重合”。蒙特納哥在第三章中飾演了老年的尤妮斯,無需一句臺詞,只要一個眼神,就勝過了千言萬語,仿佛道盡了這半個世紀的辛酸。只能說,導演塞勒斯的安排太奇妙了,從《中央車站》到《我仍在此》,母女倆面容如此相似,都演繹了一個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人物,這本身也有代際的傳承,共同創造出“電影家族史”的特殊意義。
影像的記錄是記憶的寶藏
作為成名已久的導演、編劇,塞勒斯當然深諳鏡頭和劇本之道,本片鏡頭和劇情結構、角色、道具的配合,處理得十分精準。像許多豐富的細節,都有鋪墊和呼應,譬如開篇的軍車、直升機、后面的鏡子、冰淇淋,以及小狗的收養和死亡、女兒乳牙的脫落和收藏,都有著關于生命與成長的寓意,甚至于兵營中那個具有正義感的士兵,也與第二章的警衛遙相呼應,那一句“恭喜”出自有良知的普通人之口,旁證了尤妮斯一生最重要的使命達成。
影片的另一個關鍵表達,則是“影像”在鑄就歷史過程中的寶貴價值。派瓦一家不僅拍攝、保存著大量的照片,還用手持攝影機記錄下的生活中的溫馨時刻。這些粗粒的膠卷,懷舊的色調,是影片中最溫暖的片段。曾經鮮活的人物,仿佛依然存在于某個空間里,令人珍視和向往。
塞勒斯本人同樣出生于里約的富裕家庭,從小熱愛電影的他,在這部作品中也融入了自己的電影情結,通過35毫米膠片,與馬塞洛這一角色“合為一體”。塞勒斯在片中多次強調了照片和錄像的永恒意義,乃至于在最后一章,已經得了阿爾茨海默癥的尤妮斯,仍然直接被電視中丈夫的舊照喚回意識,在最后的“全家?!敝凶呷肓藲v史。這一幕讓人不禁想起了迪士尼的《尋夢環游記》,“死亡不是生命的終點,遺忘才是”,而那些曾被掩埋的人,顯然不會再被巴西人遺忘。
《我仍在此》是巴西歷史上第一部奪得奧斯卡最佳國際電影的作品,此番在中國上映,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進一步了解這個遙遠國度的機會。難怪在影片的中國首映禮上,巴西第一夫人都親臨現場,希望借電影這個“大窗口”,向中國人展示一個個豐滿鮮活的巴西人,一段段真實且不容忘卻的歷史。(董銘)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