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冶市“黨建引領·陽光政務”文明窗口展示活動。通訊員 供圖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陳佳、董瑤、左建紅)文明基因一脈相承,文明創建久久為功。5月23日,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在北京召開,大冶市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榮獲第七屆“全國文明單位”稱號。
十年磨一劍,2015年該局獲評“湖北省文明單位”,十年后又獲評“全國文明單位”,這朵十年培育的文明之花,正在政務服務的沃土上綻放出最絢爛的光彩。
大冶市政務幫幫團志愿者參加文明市集。通訊員 供圖
特色黨建引領文明創建一路繁花
2019年,在蟬聯三屆湖北省級文明單位的基礎上,大冶市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發令槍響,正式啟動創建全國文明單位工作。
紅旗高懸,黨建引領。該局一直堅定不移地高揚黨建之“帆”,使黨的建設成為文明創建的旗幟和引領。窗口4個黨支部、78名黨員亮明身份、掛牌上崗,“黨員示范崗”成為文明服務的紅色標桿。
文明,在黨建引領下“加速賦能”。
邀請“中國好人”張友才講述愛心中轉站的感人故事,讓奉獻精神直抵人心;開展“書香機關”讀書活動,營造“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濃厚氛圍;扎實有序推動資源服務平臺下沉,幫助鄉村解決實際問題。
微型黨課比賽、紅色經典誦讀大賽、觀看愛國視頻、“黨員奉獻日”話初心、革命紀念館前宣誓、“強國復興有我”主題快閃、知識競賽……一系列特色黨建活動把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行業規范和窗口服務中,讓全體政數人在紅色教育中汲取養分。
“擦亮窗口展形象 文明服務爭標桿”文明禮儀培訓、行業規范教育實踐、誠信宣傳教育、“高效辦成一件事”業務技能大賽、窗口業務講解示范大賽……一場場活動、一項項培訓,讓文明氛圍在黨建引領下迅速蔓延,推動內力提升成為習慣。
六年來,在“黨建+文明創建”的機制下,該局共召開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會70場,主題學習培訓50余場、特色活動200余場,參加的干部職工10000余人次,讓“政策通”“一口清”成為窗口標配。
大冶市政務幫幫團走進企業解答疑問。通訊員 供圖
志愿服務賦能政務服務溫暖如花
“您好,這里是政務幫幫團,請問有什么可以幫您?”2025年2月28日,大冶市“學雷鋒日”文明市集上,身著紅色馬甲的大冶市政務幫幫團志愿服務隊的志愿者們,為往來群眾耐心解答問題。
在細節處和小事情中,釋放大溫暖、提供優服務。近年來,該局將文明理念融入文明市集、幫代辦服務中,在各自堅守的陣地默默輸出著愛與文明。
“黃先生,您別著急,我們可以上門幫您辦理退休資格認證。”面對行動不便老人的退休資格認證需求,政務幫幫團成員拎上辦理設備,上門幫代辦;在大冶市銅草花園小區搭建戶外“移動的政務服務大廳”,手把手教老年人在手機上查詢社保等業務。
這支由1支總隊、385支分隊組成的志愿服務隊伍,用“政務服務 + 志愿服務”模式,成為群眾身邊的“萬能小幫手”?!坝惺聝赫規蛶蛨F”,成為大冶市政務服務的一張名片。
“大媽,我來帶您過去!”“我幫您抱一下孩子,請安心辦理!”
政務大廳里,“八大特色服務”溫暖人心:延時服務每月50次,預約服務30次,上門服務60次;“黨員兜底服務專區”為特殊群體開辟綠色通道,免費復印、郵寄等貼心舉措讓辦事群眾如沐春風。
在新成立的大冶市企業服務中心內,“一站式”提供全流程服務,最快1小時辦結,讓企業感受到如家般的溫暖。而在大冶市企業服務中心之外,一場場協調會、交流會為大冶市“親清”政商關系凝聚著強大向心力。
50場政企“座談會”解決實際問題500余個;全市3名省級營商環境觀察員、200余名市級觀察員反饋問題、建議300余個全部解決落實,政企溝通渠道逐漸暢通。
同時,在“民情通”平臺設立政企“親·清”熱線,推行清單化、閉環式處辦機制,推動從解決“一個問題”向解決“一類問題”轉變。探索出政企交往平臺向基層延伸路徑,舉辦“政企圓桌會”“現場辦公會”等,持續擴大政企交往輻射力和影響力。
政務服務人員幫助行動不便的老人辦理業務。通訊員 供圖
文明環境涵養營商環境處處生花
文明,浸潤著一個單位的人文氣韻,標志著一個單位的精神高度。
走進大冶市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每一個窗口都不乏亮點,文明長廊、多功能書屋、便民專區、宣傳專欄……文明環境濃厚而清新。
“看得見、感受得到”的文明環境,為大冶市涵養出一流營商環境:辦事流程更加簡化便捷、聯合機制更加快捷、訴求通道更加通暢,政數人以良好的“精氣神”不斷提升營商環境“軟實力”。
“巾幗示范崗”“巾幗建功標兵”、季度“服務明星”“文明窗口”……在一個個文明陣地評選中,文明力量進一步放大。優秀共產黨員現身說法、服務明星上臺宣講、窗口技能大比武、一月一星的評比,營造激勵先進、爭先創優的服務氛圍。
提速升溫,利企便民;文明之地,處處生花。
在全力構建“親清”政商關系的基礎上,大冶市通過搭建“民情通”統一訴求處辦平臺,逐步構建社情民意多路匯聚、訴求事項閉環處辦的工作機制,強化部門聯動和數據賦能,全力以赴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關鍵小事,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大冶市政務中心精神文明建設宣傳欄。通訊員 供圖
2024年,平臺共整合匯聚渠道13個,受理企業群眾訴求11.7萬件,撥打回訪電話2萬余次,召開不滿意工單整改推進會4次,組織現場協調督辦12次,推動訴求處理有始有終。
六年創建路,是一場沒有終點的“馬拉松”。從省級文明單位到全國文明單位,榮譽的層次發生了變化,但不變的是“人民滿意”的初心。
當文明成為一種習慣——窗口人員的微笑服務已成自然,志愿者的紅色身影遍布街巷,數據跑路的速度不斷刷新紀錄,大冶政數人用十年光陰書寫了“以文明促服務、以服務樹標桿”的精彩答卷。
如今,榮譽來臨,文明新風至,奮起“政”當時。
站在新起點,大冶市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將繼續以文明為筆,在優化營商環境的畫卷上揮毫潑墨,讓文明之花在政務服務的沃土上常開常新,為大冶續寫更多“政通人和”的美好篇章。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