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柳作林 葛萬鵬 陳佳英 栗欣然 李晶)“廉潔奉公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清正廉潔是黨員干部的政治本色”。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黨的作風建設的重要論述,推動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向基層延伸、賦能基層治理現代化。5月30日,三峽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理論熱點面對面”專家組胡孝紅、黎見春、柳作林、陳金明等教授,帶領紅夢宣講團赴屈原故里——秭歸“理論熱點面對面”實踐建設基地、湖北省研究生創新人才培養基地,開展“在屈原故里話傳承:讓屈原的清廉品質引領新時代廉政建設”主題教育系列活動。
調研傾聽民意 宣講凝聚共識
理論宣講解碼文化基因,屈原故里賡續廉潔星火。在濱湖社區黨群活動中心廣場,三峽大學紅夢宣講團團長陳佳英以《楚辭》中“朕幼清以廉潔兮”的歷史典故為切入點,通過《離騷》“雖九死其猶未悔”名句,《橘頌》“秉德無私”等,生動鮮活地講述了屈原廉潔奉公、以身殉國的赤子之心與愛國情懷,詮釋了優秀傳統文化基因在當代廉政實踐中的傳承脈絡,贏得了現場居民代表們的陣陣掌聲。
座談研討碰撞思想火花,聚焦民意共謀治理良策。
在濱湖社區,專家組與茅坪鎮及濱湖社區代表們圍坐一堂。胡孝紅教授率先發言道:“基層廉政建設需‘塑形’更需‘鑄魂’。屈原‘彰明法度、德政惠民’的治理智慧,正是我們推進基層治理現代化不可或缺的寶貴文化資源。”社區黨員干部就社區民情和日常工作與專家組展開了熱烈討論。黎見春教授圍繞“基層治理現代化”議題進行了深度剖析,柳作林教授從“對接群眾需求、活化傳統文化、融合現代理念”等維度提出了思考方向。陳金明教授要求:研究生應深入基層,結合地域特色和實際問題開展調研,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近兩個小時的深入交流,最終凝聚成“以文化人涵養正氣、以廉潤心筑牢防線、以實踐創新提升治理效能”的共識,為后續深化校地合作、精準推進基層廉政建設提供了清晰的理論指引和實踐路徑。
千年祠宇叩問初心 清廉思想啟迪當下
沉浸課堂叩問初心使命,祠宇清風涵養廉潔品格。莊嚴肅穆的屈原祠內,青磚灰瓦見證著千年的精神傳承。胡孝紅教授以《屈原廉政思想的當代啟示》為題,為師生、基層黨員干部帶來了一堂沉浸式廉政教育黨課。胡教授從屈原“朕幼清以廉潔兮,身服義而未沬”中的“廉潔”詞源講起,多維度解讀屈原的廉政思想。在闡釋“彰明法度,德政惠民”的治理智慧時,他結合當代法治建設實踐和三峽工程等重大國家項目的成功經驗,深刻剖析了屈原法治主張、心系百姓的思想,這與我們堅持全面依法治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一脈相承。基層治理必須依法而行,切實保障群眾權益。”對于“修身勵志,廉潔清明”的人格修養和“剛正不阿,敢于斗爭”的擔當精神,胡教授援引古今廉潔楷模事跡,教育引導當代青年牢固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在千年祠宇的文化場域中,叩問初心,強化責任使命擔當。
通過此次的廉政文化基層行系列活動,從理論宣講到實踐研討,從文化溯源到沉浸教育,將屈原文化(清廉)、社情民意調研、基層治理,從“說教式”、“沉浸式”到“參與式”于一體,這不僅是一次探尋屈原精神根源的“文化尋根”,更是一堂錘煉黨性修養、賦能基層治理的“廉政鑄魂”。未來,三峽大學專家組將持續深化與秭歸“理論熱點面對面”實踐建設基地、湖北省研究生創新人才培養基地的校地合作,充分發揮高校的人才智庫優勢,深入挖掘屈原廉潔文化的時代價值,全力協助秭歸打造成廉政文化傳承創新的“活教材”和實踐基地,為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注入深厚的文化動能,讓蘊含屈原精神內核的“清廉之花”在峽江之畔常開常新,引領新時代廉政建設行穩致遠。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