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徐江)近日,荊門市東寶區泉口街道蘇畈橋社區上演了一場驚心動魄的反詐“保衛戰”。在社區工作人員與民警的緊密配合下,一起精心策劃的冒充“公安局”電信詐騙被及時識破,成功幫助一位老人護住了辛苦積攢的養老錢。
5月21日上午,社區辦公室內一派忙碌景象。突然,神色慌張的范大媽急匆匆地推門而入:“姑娘,能幫我下載釘釘加個人嗎?我孫子老師說在上面布置作業,我實在弄不來!”范大媽焦急的神情和略顯異常的求助,立刻引起了正在接待的社區工作人員的警覺。
經詢問得知,范大媽的孫子就讀于象山小學。工作人員不動聲色地向其他家中有孩子在象山小學讀書的同事打聽,卻得到一致答復:學校老師近期并未要求通過釘釘布置作業。這一情況,讓工作人員更加確信范大媽極有可能遭遇了電信詐騙。
就在這時,外出辦事的派出所民警左警官返回社區。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后,他立即與社區工作人員一起耐心安撫范大媽的情緒。在大家的悉心勸導下,范大媽終于道出事情真相。
原來,當天上午,范大媽接到一個陌生電話。電話那頭,對方自稱是“公安局民警”,語氣嚴肅地告知范大媽,她的銀行賬戶涉嫌違法,已被凍結,必須配合調查,嚴格按照指示操作,否則將面臨嚴重法律后果,還反復強調此事必須嚴格保密,不能告訴任何人。由于對方能準確說出范大媽的個人信息,這讓她對這番說辭深信不疑,這才慌慌張張來到社區求助。
憑借豐富的反詐經驗,左警官一眼就識破這是典型的冒充公檢法詐騙手段。看著心急如焚的范大媽,他當即向其解釋:“真正的公安人員絕不會通過電話、網絡要求轉賬、添加社交軟件,更不會以案件調查為由,讓居民處置自己的財產,這都是騙子的慣用套路!”為徹底打消范大媽的疑慮,左警官現場撥打市公安局電話,查詢是否有對方自稱的“郭警官”。電話那頭不僅證實這是詐騙,還加入勸說行列。左警官還向范大媽展示了近期類似詐騙案例,將騙子的作案手法和套路掰開揉碎地講解。
“太感謝你們了!要是沒有你們,我一輩子攢的養老錢可就全沒了!”在民警和社區工作人員的耐心解釋下,范大媽終于意識到自己險些落入詐騙陷阱。隨后,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范大媽順利安裝了國家反詐中心APP,并開啟來電預警功能。民警還進一步向她普及反詐知識,叮囑她今后遇到類似情況務必保持冷靜,第一時間與社區或民警聯系,避免自己和家人遭受損失。
此次成功處置,是警社聯動反詐的生動縮影。正是得益于社區工作人員的敏銳洞察力和迅速反應,以及民警的專業判斷與耐心疏導,才成功避免了一起電信詐騙案件的發生。下一步,蘇畈橋社區將持續深化與轄區派出所的協作,通過舉辦反詐知識講座、發放宣傳資料、開展入戶宣傳等多樣化形式,全方位提升居民的反詐意識和防騙能力,攜手筑牢反詐“防火墻”,全力守護居民的“錢袋子”安全。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