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劉睿、戢磊)“以前打官司、鬧矛盾,找社區、跑法院,想想就頭大。現在好了,進綜治中心這一扇門,法官團隊坐鎮,專業調解‘把脈’,咱老百姓的揪心事,真能在家門口‘一站式’解決了!”最近,房縣的老百姓們發現,縣綜治中心里多了一支特別的“特戰隊”——由房縣法院派出的訴服團隊。這支隊伍可不全是來“坐診”“開方”,他們帶著司法智慧和為民情懷,深度“嵌入”基層治理鏈條,讓矛盾糾紛化解跑出了“加速度”,更充滿了“人情味”。
黨委領航+法院嵌入:金牌調解天團“安家”綜治中心
矛盾糾紛千頭萬緒,如何精準高效化解?房縣法院的答案是:緊緊依靠黨委領導,主動向前一步。
今年以來,房縣法院精心選派優秀法官+助理+書記員組成的專業訴服團隊,“整建制”入駐縣綜治中心,并特別聘請了兩名經驗豐富的退休法官加入這支隊伍。這些“老法院人”的銀發智慧,成了調解現場的“定海神針”。在中心的法官工作室里,人民法院調解平臺、在線服務等數字化“神器”高效運轉,線上線下無縫對接,“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調解更便捷,將法院在矛盾化解中積累的“真經”融入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
訴調精準分流:糾紛化解駛上“快車道”和“專用道”
入駐只是第一步,關鍵在于機制創新。依托綜治中心搭建的“大調解”平臺,房縣法院探索出矛盾糾紛“雙向精準分流”新模式。
綜治中心“派單”,法院“接單”加速辦。對綜治中心推送的案件,啟動“多元調解+法院專業指導”的聯合響應機制,快速介入,合力攻堅,為訴訟“減負”,為群眾“解憂”。
就在本月,綜治中心推送了付某等9名勞動者與某酒店的經濟補償糾紛案。案情復雜,涉及人數較多。房縣法院調解團隊立即聯合縣人社局、縣總工會組成“解憂聯盟”,共同發力。情理法交融,高效調解,13日當天即當場促成雙方握手言和,并協議勞動補償款于30日內支付完畢。勞動者們的合法權益,在“家門口”就得到了高效保障,得到了老付們的交口稱贊。
同時對于進入訴訟程序的糾紛,房縣法院嚴格落實調解優先原則,在立案前或審理中,先走調解“通道”,能調則調。達成協議的,根據需要及時進行司法確認或出具調解書,賦予調解結果法律強制力;調解不成的,再進行“繁簡分流”——簡單案件走“快車道”速裁快審,當判則判;復雜案件精審細判,確保每一起糾紛都能得到公正、高效的解決,讓正義不缺席、不遲到。
速裁法庭+法治宣講:小案大道理,法治暖流潤民心
在綜治中心,房縣法院還設立了“速裁法庭”,這里不僅是審判的“輕騎兵”,更是普法的“主陣地”。
在這里,可以看到法官“第一現場”調解500元借款風波——吳某因500元借款將好友鄧某訴至法院。案子雖小,鬧心事可不小!在法院調解團隊的努力下,雙方加回了互刪的微信好友,打開心扉說“敞亮話”。2025年6月6日下午,鄧某通過微信將500元借款轉還給了吳某。收到款項后,吳某當場撤訴,并感慨道:“感謝你們,不然為這點錢傷了老感情遭人笑話!”這起小案的成功化解,生動詮釋了“和為貴”的樸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房縣法院從看似簡單的“小案”“個案”中,敏銳發現可能存在的普遍性、苗頭性社會問題,精心選擇具有典型意義、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案件在綜治中心速裁法庭開庭審理,一場庭審,就是一場生動的法治公開課;并通過建立多部門聯調機制,暢通信息渠道,及時發出高質量的司法建議,推動問題從源頭上預防和解決,實現“辦理一案、治理一片”的效果。
庭審結束,法官現場“開講”,用老百姓聽得懂的語言,把法理、情理講透,幫助當事人真正理解裁判結果,解開“法結”亦解“心結”。通訊員供圖
不僅僅是“坐堂問案”,房縣法院訴服團隊入駐綜治中心是將司法服務的觸角延伸到社會治理的最前沿,將法律力量和溫暖的司法情懷送到百姓的“家門口”。下一步,房縣法院將繼續深化“黨委抓總、法院嵌入、多元共治”模式,不斷優化工作機制,提升服務效能,努力讓更多矛盾糾紛化于未發、止于未訴,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感受到司法的便捷與溫度,為平安房縣、法治房縣建設貢獻更堅實的法院力量。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