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倪碩)“青春不該有恐懼,法治的陽光會照亮每一處角落!”6月23日,武漢市武昌區司法局聯合武昌區南湖中學開展“送法進校園”活動,法治副校長羅健帶領公共法律服務團走進校園,通過主題演講與安全座談會雙環節,為全校師生帶來一堂生動的反霸凌法治課。活動現場,演講、情景模擬、安全座談會“三管齊下”,為青少年成長筑牢安全網,掀起校園法治教育新熱潮。
活動現場。通訊員供圖
以案釋法:撕碎霸凌的多重“偽裝”
“霸凌不只是‘打一架’,語言侮辱、網絡誹謗同樣違法!”法治副校長結合真實案例,深刻剖析校園霸凌的四大形式——肢體暴力、語言攻擊、關系孤立和網絡欺凌,并強調:“已滿14周歲的學生若實施故意傷害、搶劫等行為,需承擔刑事責任。”演講中,法治副校長提出“三不原則”應對霸凌:不隱忍、不蠻干、懂求助,并現場教授避險技巧:“遭遇勒索時先保護自身安全,記住對方特征后報警;旁觀者應悄悄記錄證據,不做沉默的大多數。”初一學生小陳感慨:“原來法律離我們這么近,以后遇到欺負一定要勇敢說出來!”
圓桌對話:學生 “問診” 校園安全隱患
在隨后召開的 “共建平安校園” 座談會上,學生代表們直擊痛點:“課間走廊有人追逐打鬧”“上下學路上有交通隱患”“校外流動攤販賣‘三無’食品”。法治副校長、司法所值班律師與校方現場 “接單”,圍繞“預防-應對” 雙維度展開討論。針對預防措施,建議校內設立“學生安全監督崗”,定期開展防踩踏防霸凌演練,加裝走廊監控;校外倡導結伴出行、拒絕陌生人“帶路”誘惑。針對應對措施,建議校內建立“快速響應小組”,學生需掌握 110 報警要素(位置、人數、特征)及基礎急救技能。
雙向承諾:編織校園安全 “防護網”
活動尾聲,學生代表宣讀《安全承諾書》:“不參與危險游戲,發現隱患及時報告”,學校則承諾 “公開安全排查結果”,司法所工作人員向學生發放的《校園安全手冊》。
“法治不是束縛,而是成長的保護傘。”羅健表示,后續將依托 “法治副校長駐校日” 機制,持續開展更多活動,讓法律成為青春成長的“護航者”。正如一名學生在留言卡上所寫:“今天的課讓我明白,法律不是冰冷的條文,而是保護我們的鎧甲。”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