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 白云 實習生 王玉林 通訊員 邵樂希 袁野)近日,武漢青山一七旬老人遭遇冒充公檢法詐騙,欲將其名下多張銀行卡內的126萬元現金取出給騙子。武漢市反詐中心通過警銀網格聯動機制迅速掌握該線索,調度轄區青山分局及時上門勸阻攔截,成功保住了老人的全部存款。
“有個客戶急著要取出大額未到期存款,可能遭遇了電信詐騙。”6月19日下午2時,市反詐中心接到興業銀行青山支行工作人員報警,對方稱一個74歲的婆婆自稱兒子急需用錢,要求立即支取賬戶內未到期的75萬元定期存款。注意到婆婆神情慌張,行為較為可疑,銀行工作人員立即通過警銀網格聯動機制將情況反映至市反詐中心。
了解相關情況后,市反詐中心民警立即開展研判核查,第一時間與婆婆的兒子取得了聯系,發現對方并不知曉該情況。進一步研判后,民警發現婆婆的行為符合遭遇電信詐騙特征,隨即對其名下7個賬戶共計126萬元存款采取了資金臨時保護措施,同步調度轄區青山分局刑偵大隊組織轄區派出所上門開展預警勸阻。
警方上門勸阻婆婆。通訊員供圖
接到分局刑偵大隊指令后,鋼都花園街派出所民警迅速趕到婆婆家中,婆婆不愿跟家人說實話,也不相信眼前的民警,還按照騙子教的話術反過來“忽悠”民警,說自己要把錢取出來存到利息更高的其他銀行。根據市反詐中心研判結果,民警在婆婆手機中成功找到了其與騙子的聊天記錄,經耐心勸阻、科普,婆婆終于恍然大悟,意識到自己被騙。
原來,婆婆幾日前接到了一通自稱北京警方的電話,對方稱婆婆涉嫌洗錢罪已被立案調查,因涉及“保密案件”,不能將情況告訴身邊的任何人,否則會對親屬造成不良影響。一時不察,婆婆被騙子“唬”住,隨即按照騙子要求在手機上下載了一款辦公聊天軟件,并在群里每日三次簽到報備自身情況,4天后騙子要其將全部存款轉至“安全賬戶”配合調查,婆婆便按照騙子的指示前往第一家銀行,欲先將卡內的75萬元定期存款取出,幸好被銀行和民警及時發現并攔截。出于對群眾資金安全的“放心不下”,民警繼續對相關細節進行梳理,與婆婆及其家人再次前往銀行核查,確認由于及時攔截,婆婆的賬戶并未遭受損失。
“多虧你們及時采取了措施啊,不然后果我都不敢想。”得知名下存款被全部保住,婆婆和家人以及銀行工作人員專程到市反詐中心送來錦旗,向民警表示衷心感謝。民警也對婆婆及其家人進行了反詐宣傳,提醒其要吸取教訓,提高防詐意識,對陌生人的誘騙言辭注意甄別判斷,切勿輕信轉賬。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