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輿情數據分析師陳斯默
6月25日,由荊楚網(湖北日報網)、楚天輿情數據研究院制作的武漢城區5月傳播亮點發布。武漢各城區通過深度挖掘轄區文化基因與特色稟賦,以央媒矩陣深度化聚焦與區域特色差異化傳播相結合,實現官方敘事與民間語境的有機融合,將科技產業突破發展、城市文化標識塑造、文體融合消費領域等具象化為可感的傳播符號,形成現象級傳播效應,塑造獨具辨識度的城市IP。
科技賦能與產業發展共舞,奏響智啟未來的發展強音。5月,各城區借助央媒報道、行業盛會等形式,全面展示了武漢在科技創新、經濟建設、產業亮點、能源革命等領域的突破,塑造了“硬核武漢”的形象,為區域高質量發展注入動能。5月21日,《泰晤士報》等國際主流媒體同步披露英國國王查爾斯三世選擇武漢經開區生產的蓮花品牌電動汽車作為私人座駕的消息,引發人民日報、環球網、央廣網國際在線等央媒跟進報道,僅快手單一平臺話題#英國國王買了武漢造電動汽車#閱讀量便達863.3萬次,成為當月國際傳播的標志事件,充分展現了經開區汽車產業“出圈又出海”的硬核實力。
5月14日,2025世界數字教育大會在漢陽區武漢博覽中心開幕,吸引了來自72個國家和地區的5000余名代表參會,新華網、工人日報、中國網等央媒紛紛聚焦武漢在建設“數字化高地”中的發展變革,其中,武漢大學制造的智能仿生魚亮相展廳,令外賓來客“愛不釋手”,此后中華網、中華日報網報道《武大仿生機器魚參與長江大保護》以接力之勢,引發網民廣泛討論,助燃微博話題#武大造智能仿生魚亮相#閱讀量達761萬。此外,據九派新聞報道,武漢理工大學無介質全息數字人令觀眾紛紛駐足,并“圈粉”牛津大學教授,相關話題#牛津院士被無介質全息數字人圈粉#閱讀量687.9萬,凸顯屬地高校在科技領域的領先地位。
5月16日,新華社、中國日報網等央媒報道《武漢首個“農村能源革命示范村”試點實踐》,聚焦東西湖區東風社區豫遷村“綠電生金、生態富民”清潔能源轉型的變革突破,同時微博話題#探秘武漢首個農村能源革命示范村#閱讀量近兩千萬,網民紛紛關注東西湖區鄉村振興的綠色畫卷。此外,新洲區、青山區和蔡甸區微信文章《“武船造”萬噸巨輪在新洲下水》《開工!青山迎來武漢首座萬洋眾創城》《這個端午,全國機器人在武漢蔡甸集結!》累計閱讀量達4萬人次,向網上群眾講述各區打造產業高地的最新成果。這些熱點和亮點薈萃的傳播內容,匯集成了武漢各城區智啟未來的發展強音。
精神豐碑與文化薪火同輝,鑄就城市形象的精神坐標。5月,各城區通過挖掘英雄楷模事跡、追溯歷史文化根脈的多維傳播方式,生動展現武漢“英雄城市”的精神品格與“歷史名城”的文化底蘊。5月12日,湖北日報報道《志愿軍老兵夢中吹起集合號 護士扮演新兵重現部隊集合》,記錄了位于洪山區的湖北省榮軍醫院的護士們身著仿制軍裝扮演新兵,列隊回應90歲志愿軍老人的集結號聲,這一充滿溫情的場景經短視頻平臺傳播后,#90歲老兵忘名不忘部隊集合號#話題在快手斬獲831.8萬閱讀量,令廣大網民強烈共鳴了老戰士初心如磐的精神力量。
5月27日,中國長安網、湖北日報、荊楚網等央地主流媒體聚焦報道《50歲一等功臣萬松因公犧牲 用生命詮釋智慧警務守護者擔當》,深度講述這位為武漢智慧警務體系建設傾注畢生心血的公安干警感人事跡,這一噩耗經媒體報道后,微博話題#50歲一等功臣因公犧牲#迅速沖上熱搜榜,閱讀量突破1023.4萬次,讓公眾深刻感知新時代政法干警“對黨忠誠、服務人民”的精神豐碑。
此外,新華社、中國新聞網、光明網、中工網等央媒關注報道入選為“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的黃陂區盤龍城遺址,聚焦商周時期的先民遺跡和青銅時代的歷史開端,助力百度話題#武漢盤龍城遺址震驚考古界#閱讀量達447.6萬人次,令網民領略到武漢“歷史文化名城”的獨特魅力。這些兼具情感溫度與歷史厚度的傳播案例,既凝聚起全社會致敬英雄、傳承文脈的價值共識,更以“精神豐碑立標桿、文化薪火照前路”的雙重維度,持續鑄就武漢城市形象的精神坐標,為現代化大武漢建設注入深沉而持久的人文力量。
連臺盛會與文體盛事紛呈,澎湃文旅體娛的激情熱浪。5月“前承五一,后啟端午”,各城區以文旅IP創新與體旅融合為引擎,在繁榮市場生態與提升城市魅力中積極作為。5月,位于經開區的武漢體育中心所承辦的亞足聯女足俱樂部冠軍聯賽和全國跳水冠軍賽這兩項賽事飽受輿論關注,新華網、央廣網、光明網紛紛報道關注武漢車谷江大女足通過點球大戰,以6∶5比分戰勝澳大利亞墨爾本城女足,歷史性捧起冠軍獎杯,以及同期舉辦的全國跳水冠軍賽中,陳芋汐/掌敏潔、盧為/張家齊兩對“臨時搭檔”摘金奪銀,快手話題#武漢隊奪首屆女足亞冠冠軍#獲1380.9萬閱讀量,抖音話題#陳芋汐奪冠后看臺下起娃娃雨#斬獲1059.2萬次播放,彰顯了“中國車谷”在武漢文旅體融合發展中的硬核擔當。
五一期間,“仙人掌音樂節”和“汽水音樂節”分別“登陸”黃陂區空港音樂廣場和漢陽區INTIME音樂公園。央廣網《一張音樂節門票享木蘭景區半價,“票根經濟”撬動跨省消費成黃陂文旅“流量密碼”》顯示,許巍、趙雷等頂流歌手與痛仰樂隊等實力樂團的演出點燃現場,形成“白天游木蘭、夜晚享音樂”的消費閉環;湖北日報、極目新聞、長江日報紛紛重點推介汽水音樂節,指出該音樂節集結劉憲華、馬思唯等十多位知名歌手,吸引超1.2萬人次跨城參與。黃陂區與漢陽區的聯袂發力,助推#武漢仙人掌音樂節#和#武漢仙人掌音樂節#累計閱讀量逾兩千萬,彰顯了區域協同的文旅活力與城市文化的傳播張力。
5月,暴雨中的楊泗港長江大橋以“時空之門”的震撼景觀刷爆全網,央視新聞的專門推介視頻獲贊量高達500萬,抖音話題#實探武漢楊泗港橋下打卡點#閱讀量也達到了994萬,塑造了武漢城市形象傳播的又一現象級案例。透過這些傳播熱點,武漢“橋梁之都”的美學特質邂逅了賽場歡呼與舞臺音浪,繪就出武漢各城區在文旅體娛中活力奔涌、魅力綻放的時代畫卷。
分析說明:
1、本報告旨在客觀評估武漢各城區融媒體宣傳傳播效能,呈現階段性傳播亮點,助力各區做好網絡形象建設。
2、報告所列舉案例和數據均來源于荊楚網大數據監測系統自動抓取,各地有關單位可自薦傳播亮點。
3、楚天輿情數據研究院會不定期邀請優秀宣傳工作團隊進行訪談。
4、更多傳播分析內容,可電話咨詢:027-88567710。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