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騰訊視頻已把此前的‘十分劇場’品牌升級為‘十分短劇’品牌。”騰訊在線視頻影視內容制作部副總經理李啦以此強調擁抱微短劇的決心,“‘十’由一橫一豎構成,意味著未來橫屏、豎屏微短劇將共同構建精彩內容。”隨后上臺的愛奇藝微劇中心總經理孫晨陽宣步:“好的微劇,橫豎都在愛奇藝。”對于微短劇市場,兩大平臺都表露出志在必得的態度。
昨天,上海電視節白玉蘭電視論壇“融合與共生——微短劇創新與發展論壇”在上海展覽中心舉辦,各大平臺代表齊聚一堂,對內容精品化形成了廣泛共識——微短劇要向上提質,堅持品質引領,樹立創新標桿;向下扎根,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成為“新大眾文藝”的沃土;向外拓展,實現由“借船出海”到“造船出海”的跨越。
激勵機制向精品傾斜
票房破百萬的微短劇24部,占全平臺總量的80%,并包攬分賬票房榜單前14名,其中三部作品在豆瓣獲得7分以上評分,實現了微短劇口碑與市場的雙豐收。此外,在豎屏微短劇方面,騰訊視頻累計上線作品超過2萬部——李啦現場帶來的一連串數字佐證了短劇市場的欣欣向榮,但更讓業界振奮的是平臺對精品微短劇激勵機制的傾斜:對于所有與騰訊視頻獨家合作的橫屏微短劇項目在基礎分賬的基礎上,每天額外增加15%分賬,并對導演、編劇等進行額外獎勵;而對于豎屏微短劇,采用激勵分賬的方式吸引合作方,并且對優秀劇本設立了“后驗獎勵”。這些都是為了引導微短劇創作從流量狂歡轉向價值引領。
目前,微短劇領域內的標準仍然不統一。愛奇藝對微劇的定義是:豎屏,1—3分鐘,40—120集。在這個定義的基礎上,以“精品、年輕、創新”為關鍵詞,將微劇打造為平臺的增量業務。孫晨陽透露,目前,愛奇藝擁有近2萬IP庫,正在多線并行緊鑼密鼓開發劇本中,其中包括精品微劇千部計劃、普法微劇萬集計劃、國安公安微劇計劃等。
網絡頭部平臺“打”得火熱,國家隊也不會缺席。以央視為例,在構建“總臺+央視頻+市場”生態體系的基礎上,衍生出“中國精品微短劇之夜”“百城百劇”“看微短劇嗨一夏”“央視好物”微短劇小生態圈。在精品內容創作方面,融合了親情、歷史、文化等多種元素的《今人不見古時玥》以及革命題材微短劇《延喬兄弟》,都體現了央視頻對精品微短劇的定義。
平臺風格化特征愈發明顯
微短劇付費人群以四線城市50歲左右的人口居多,而微短劇的免費人群以二線城市35歲左右為主——河馬劇場負責人張翔宇在論壇上公布的這組數字為微短劇創作提供啟示:免費人群更年輕化、城市化程度更高,僅滿足下沉人群偏好的題材難以在免費平臺獲得高播放量。以免費微短劇為主的河馬劇場,對高品質作品有更迫切的需求。為深化合作共贏,該平臺發布了河馬合伙人計劃,包括成品制作流程階梯分賬、擴大IP認證及聯合制作優質項目等;并嘗試在動漫和綜藝方向探索更多微短劇敘事結構。
事實上,眾多平臺都在根據自身特色開發適合的微短劇作品。例如今年剛入微短劇賽道的七貓微短劇把目光聚焦于內容與平臺的雙輪驅動,將優質IP孵化為精品微短劇。小紅書用戶則自發形成“看劇-討論-二創”的生態閉環,轉化率達30%,因而在審美維度、互動與社交屬性及價值觀導向上與其他平臺具有明顯概念差異,用戶對鏡頭語言、服化道等細節要求更高。
當前,微短劇出海駛入高速增長快車道。山海星辰聯合創始人牛朝輝宣布,平臺準備了千萬級的創作資金,期待與全球內容制作團隊合作,共同打造更符合海外本土用戶喜好、融入多元文化且具備國際視野的內容,進一步拓展東南亞、拉美、中東等新興市場,讓中國故事走向世界。(記者 衛中)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