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6日,武漢紅T時尚創意街區,模特們在T臺展示AI設計師設計的創意服裝。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任勇 攝)
湖北日報訊 (記者馬文俊、通訊員黃婷、實習生楊黎)6月26日,武漢紅T時尚創意街區,2025武漢時裳產業薈拉開帷幕。“圖靈密碼·算法霓裳”時裝秀環節,T臺上光影交相輝映,模特自信展示或極具未來感,或古風古意的創意服裝,引得臺下觀眾爭相拍照。
然而許多觀眾不知道的是,秀場上的這35套作品,均出自AI設計師之手。“在自研ARTI Designer人工智能平臺的基礎上,我們專項訓練面向時尚、國風美學的垂類模型應用。這次團隊與愛帝集團攜手,創造性地將AI融入‘漢派服裝’的設計之中。”華中科技大學光影交互服務技術文旅部重點實驗室研究員易玲說。
以往在設計環節,僅一套簡單成衣,都需要耗費設計師數天乃至一周的工夫。此后,還要經過打板、試穿、修改等多次調整,才能最終確認并開始制作。記者在現場體驗ARTI Designer平臺時,只需在其網頁應用端輸入服飾風格、裁剪類型等需求,3秒鐘后,一套時尚且極具未來感的禮服即刻在屏幕上呈現。
“這就是模特試穿的效果圖,我們還可根據樣品實時修改,改色、改材質一鍵完成,大幅縮短設計落地時間。”易玲介紹,未來在接入更多的服裝類專業數據后,AI設計師還會越用越聰明,“甚至能指導人類設計師,哪些部位用什么樣的設計、材料,呈現效果會更好。”
19世紀末,武漢興建的布、紗、絲、麻四局,開啟我國近代紡織服裝產業發展之路。上世紀90年代,“漢派服裝”與京滬粵服裝齊名,2000余家企業、40萬從業人員、400億元產值,書寫了“對外開放看深圳,對內搞活看漢正街”的傳奇。
隨著新型纖維、功能性面料不斷涌現,AI技術深度介入服裝業全流程,根據海外市場機構預測,AI在時尚產業的市場規模預計將于2036年達到910億美元,年化復合增長率為40%左右。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