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是行動的先導,思想是實踐的指南。恩格斯曾說:“一個民族要想站在科學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沒有理論思維。”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引用了恩格斯這一論述,并進而明確地提出:“中華民族要實現偉大復興,也同樣一刻不能沒有理論思維。”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許多場合強調,黨員干部一定要加強理論學習。理論修養是黨員干部綜合素質的核心,理論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礎,政治上的堅定源于理論上的清醒。作為基層檢察人員,理論素養的深度決定了政治敏感的程度、思維視野的廣度以及思想境界的高度,并最終影響檢察履職的成效。面對新時代賦予檢察機關的更重責任與更高要求,系統、深入、持久地學習理論,絕非一句口號,而是鍛造過硬檢察鐵軍的戰略根基,更是推動檢察事業行穩致遠的根本保證。
深悟“為何而學”,在理論武裝中堅定理想信仰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檢察人員作為國家法律監督機關的中堅力量,其理想信念是否堅定,直接關系到檢察事業的政治方向和發展根基。理論學習,正是固本培元、補鈣壯骨的源頭活水。
(一)理論學習是筑牢政治忠誠的“壓艙石”。檢察機關作為黨絕對領導下的政治機關、法律監督機關和司法機關,旗幟鮮明講政治始終是第一位要求。深入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及其中國化時代化的最新成果,全面系統掌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要義、精神實質、豐富內涵、實踐要求,是我們深刻領悟“兩個確立”決定性意義、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思想根基。理論上的成熟與清醒,是政治上堅定與忠誠的前提和保障。唯有學深悟透黨的創新理論,才能從思想源頭上深刻理解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制定的理論依據和現實考量,才能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保持高度的政治清醒和政治自覺,確保檢察工作始終沿著正確政治方向前進,將黨的絕對領導不折不扣落實到檢察履職全過程各方面。
(二)理論學習是校準理想信念的“定盤星”。崇高的理想、堅定的信念,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和精神支柱,也是檢察人員抵御誘惑、經受考驗的思想長城。理論武裝是抵御各種錯誤思潮侵蝕、防止信仰迷茫、精神迷失的堅固堤壩。當前,意識形態領域斗爭復雜尖銳,各種社會思潮相互激蕩,檢察人員身處執法司法一線,時刻面臨各種風險挑戰和利益誘惑。只有通過持續深入的理論學習,掌握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強大思想武器,才能從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共產黨執政規律的高度,深刻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必然性和科學真理性,從而在紛繁復雜的現象中看清本質,在變化莫測的局勢中把握方向,真正做到“風雨不動安如山”,永葆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對黨和人民的無限忠誠。
(三)理論學習是明晰檢察事業的“航向標”。新時代檢察工作承載著服務保障中國式現代化的歷史重任。如何準確把握新發展階段、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如何以檢察工作現代化支撐和服務中國式現代化?這一切都離不開科學理論的指引。理論學習賦予我們洞察時代大勢、把握事業全局的戰略眼光。深入學習領會黨中央關于全面依法治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等一系列重大戰略部署,特別是深刻領悟蘊含其中的法治思想精髓和實踐要求,才能深刻理解檢察工作在黨和國家事業全局中的職責定位,才能精準把握“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這一新時代檢察履職辦案的基本價值追求,從而將個人的職業追求融入黨和人民的偉大事業,在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偉業中找準檢察坐標、貢獻檢察力量。
明辨“學為何物”,在學深悟透中提升思想境界
對于檢察人員而言,“學”絕非簡單的知識獲取,而是關乎理想信念、法治信仰、履職能力和職業素養的根本性建設。只有深刻明辨“學”是為鑄忠誠之魂、明法治之道、增履職之智,并矢志不渝地在“學深悟透”上下真功夫、苦功夫,才能真正實現思想境界的升華。
(一)堅持以學鑄魂,筑牢思想根基。持續加強黨的創新理論,筑牢對黨忠誠政治靈魂。認真落實“第一議題”、專題黨課、專題研討等制度,健全領導帶頭講、書記跟進講、黨員輪流講、專家輔導講的“四講”機制,推動理論學習融入日常、抓在經常。全面系統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研讀《習近平著作選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專題摘編》等重要著作和文件,深刻領會“六個必須堅持”,堅持好、運用好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法治思想,全面準確把握“十一個堅持”的豐富內涵,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
(二)堅持以學明道,提升法治素養。不僅要系統鉆研法律專業知識,精準掌握法律條文,更要穿透文本表層,深入探究法律背后的立法原理、價值根基及社會功能。深刻理解法律規則與時代發展需求的動態適應性,從具體法律條文中深刻領悟法治精神,切實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自覺成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通過理論學習著力提升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分析問題、作出決策、處理事務的能力,在履職辦案、化解矛盾糾紛、維護社會穩定等檢察實踐中,嚴格依法辦事,堅守公平正義,確保各項工作始終在法治軌道上運行。
(三)堅持以學增智,強化履職能力。要深學篤行習近平法治思想,將“十一個堅持”融入檢察履職全過程,立足法治實踐錘煉核心能力,提高證據審查與事實認定的精準性,強化法律適用與政策把握的平衡性,增強釋法說理與矛盾化解的實效性,深化風險研判與治理建議的系統性,以高質效檢察履職彰顯習近平法治思想的實踐偉力。加強對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關鍵科技知識的學習,準確理解其對法律監督工作帶來的新機遇與新挑戰。認真學習黨史、法治史、檢察史,從中總結歷史經驗教訓,提升運用歷史規律指導實踐的能力。聚焦金融科技、網絡犯罪、知識產權、生態環境等新興領域治理需求,系統掌握相關法律法規及行業規則,提升新型疑難案件辦理質量。
踐行“學以致用”,在知行合一中推動檢察實踐
理論的價值在于指導實踐,學習的目的全在于運用。要將理論學習成果轉化為服務大局、司法為民、強化監督的實際效能,堅持知行合一,奮力推動檢察工作高質量發展。
(一)將理論學習成果轉化為服務大局的檢察擔當。自覺將檢察工作置于國家發展大局中謀劃推進,運用科學理論深刻洞察經濟社會發展規律和法治需求,找準檢察履職的切入點和著力點。在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方面,堅定不移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依法嚴懲危害國家安全犯罪、嚴重暴力犯罪、多發性侵財犯罪等,深化訴源治理,助推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建設。在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方面,深刻理解堅持和落實“兩個毫不動搖”,依法平等保護各類市場主體產權和合法權益,以法治力量穩定社會預期、提振發展信心。在服務創新驅動發展方面,強化知識產權綜合司法保護,依法懲治侵犯商業秘密、假冒專利等犯罪,激發創新活力。
(二)把理論學習成果轉化為司法為民的檢察實踐。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強化民生司法保障,依法嚴懲危害食品藥品安全、污染環境、電信網絡詐騙等群眾反映強烈的犯罪,加強勞動者、婦女兒童、老年人、殘疾人等特定群體權益保護,常態化開展支持起訴、司法救助等工作,傳遞司法溫度。深化未成年人綜合司法保護,貫徹落實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則,融合運用“四大檢察”職能,筑牢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法治屏障。做實群眾信訪“件件有回復”,深刻理解“人民信訪為人民”的要求,深入推進檢察環節信訪工作法治化,促進矛盾糾紛法治化實質性化解。做優檢察公益訴訟,聚焦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食品藥品安全、國有財產保護、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及英烈權益保護、安全生產、個人信息保護等重點領域,積極穩妥拓展新領域,切實維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
(三)把理論學習成果轉化為強化監督的檢察智慧。法律監督是檢察機關的立身之本,要學會運用科學理論蘊含的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破解監督難題,提升監督質效。與時俱進踐行“在辦案中監督、在監督中辦案”“治罪與治理并重”“法理情相統一”等理念,既要敢于對執法不嚴、司法不公等問題亮劍,又要善于運用政治智慧、法治智慧、檢察智慧,提升監督的精準性和權威性。運用理論指導解決新型、疑難、復雜案件中的法律適用問題,提升監督的專業化水平。理論源于實踐又指導實踐,鼓勵檢察人員在遵循司法規律和法律框架的前提下,勇于探索符合新時代要求、解決新問題的履職方式與機制,及時總結提煉檢察實踐中涌現的新經驗、新做法,將其上升為規律性認識,進而指導新的實踐,形成理論與實踐的良性互動。
理論是指引行動的燈塔,信仰是驅動前行的引擎,實踐是檢驗真理的熔爐。在推進檢察工作現代化的征程中,讓我們將理論學習作為終身必修課,以“深悟”點燃信仰之火,以“明辨”澄澈思想之境,以“踐行”鋪就實干之路。讓理論之光照亮監督征途,以思想偉力賦能檢察實踐,于知行合一的淬煉場中,揮毫書寫無愧歷史、無愧時代、無愧人民的新時代檢察答卷!
(作者:黃岡市黃州區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 徐洪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