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聲樂音樂會現場。聲樂音樂會現場,聽眾熱情爆棚。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通訊員 謝寧
6月21日下午,一場以“浸潤式美育”為核心、秉持“扎根基層、服務社會”理念的獨特聲樂音樂會,在長江講壇精彩啟幕。本次活動由湖北省美育研究會聲樂教育專業委員會牽頭,眾多聲樂藝術家齊聚,融合理論講解與經典演唱,引領聽眾沉浸式領略多元聲樂作品魅力,讓美育深度融入基層文化生活。
活動預告引發熱烈反響,講座報名通道開啟首日,400個席位數小時內搶訂一空。演出當日下雨,卻未阻觀眾熱情,現場長江報告廳座無虛席,臨時增設的過道座椅也早早被占滿,觀眾對藝術的熱忱,為音樂會營造出溫暖熱烈氛圍。
理論與藝術交融
洞察歌唱價值
秦丹教授深入闡釋歌唱藝術與人類精神世界的關聯。歌聲奇妙,能給予啟迪、激發遐想,安撫躁動、撫平創痛,還可帶來亢奮、憂傷等多樣情緒體驗,喚起愛與敬畏,在情緒調節上作用獨特。歌唱以人聲為載體,是點亮美好生活的精神花朵。中華民族愛生活、善歌,歌唱融入日常,不同心情催生出多樣歌調,彰顯其與生活、情感的緊密交織,讓聽眾理解歌唱對精神世界構建的深層意義。
秦丹教授還圍繞“聲樂在美育教育中的特殊作用”展開深度講解。美育范疇廣泛,涵蓋藝術美、自然美、社會美、科學美等,其中藝術美又涉及音樂、舞蹈、繪畫等多元藝術形式。音樂作為學校美育不可或缺的部分,在德智體美勞五育融合里獨具價值。它關乎學生心理、感知、創造力培養,作用于審美品質塑造、情感體驗深化,還對情緒調控、人文素養提升意義重大。
多元曲目
跨越時空的藝術對話
音樂會以民族聲樂作品開篇。曾凡榮演繹《土家哦伙歌》,將牟廉玖詞、王原平曲的土家風情盡顯;張洲帶來《土家酒歌》,借賀沛軒詞、劉翔曲,勾勒土家族豪邁性格,兩首曲目為觀眾打開通往土家山寨的窗口。經典紅色旋律《英雄贊歌》經陳羽帆演繹煥新,公木詞、劉熾曲喚起對英雄先烈的緬懷;周亞光呈現《山之高》,融合宋代張玉娘詞與王龍曲,展現古典詩詞與現代聲樂的獨特碰撞。邁向世界舞臺,耿小虎與陳俞安合唱《重歸蘇蓮托》《啊,我的太陽》,傳遞意大利浪漫;萬靈演唱多尼采蒂《姑娘的秋波》,展現意大利藝術歌曲精髓;朱柏林帶來《花之歌》(選自《卡門》),讓觀眾領略比才筆下韻味。
中國經典作品同樣精彩。周燕帶來《祖國之戀》、金泉璦帶來《黨旗更鮮艷》,以印青旋律抒發對祖國的愛;姜萱書演繹《菩薩蠻·黃鶴樓》,融合毛澤東詩詞與羅斌曲;第五代韓英扮演者陳小藝唱響《洪湖水浪打浪》(選自《洪湖赤衛隊》),引發全場共鳴。音樂會在全體演員合唱《我的祖國》(喬羽詞、劉熾曲)中達到高潮,臺上臺下歌聲交融、掌聲雷動。
沉浸體驗
藝術與心靈的深度對話
整場音樂會編排精妙,實現民族風情、世界經典與中國佳作的無縫銜接。土家族音樂響起,觀眾眼中閃驚喜;意大利旋律流淌,全場屏息;紅色經典唱響,不少觀眾輕聲跟唱。《我的祖國》大合唱環節,美育感染力盡顯。
演出結束,觀眾仍沉浸在余韻中。退休教師王女士稱,本為欣賞音樂,卻收獲藝術盛宴,《土家酒歌》展現民族文化活力,《重歸蘇蓮托》拓寬藝術視野,跨界融合精彩。帶孩子的劉女士感慨,想讓孩子受藝術熏陶,演出遠超預期,孩子哼唱《洪湖水浪打浪》,稱要多聽經典,這樣的美育意義非凡。
這場音樂會以藝術為橋,讓多元聲樂作品交相輝映;以美育為媒,讓高雅藝術走進大眾心靈,展現聲樂魅力,借“浸潤式”體驗促觀眾感悟成長。期待更多此類活動走進基層,讓美育之花綻放,滋養精神世界、豐富文化生活。
(本文圖片由長江講壇提供,攝影:王亮)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