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 白云 實習生 王玉林 通訊員 丁美薇 鄧梓俞)“多虧了你們,這條‘惹禍’的紅毯終于變成了‘連心橋’!”6月23日,在武漢市公安局江漢區分局民意街派出所調解室內,某零食超市店長將一面繡著“深耕社區 化解矛盾”的錦旗,鄭重地交到天仁社區民楓團隊手中。錦旗背后,是一個由一條紅毯引發,六天三次調解的暖心故事。
據了解,“民楓”團隊是民意街道黨工委與派出所共同發起創建的團隊,“民”指根基,扎根社區,傾聽民意,以群眾需求為導向,“楓”指路徑,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推動矛盾化解在基層、平安共創于一線。目的是為把“楓橋經驗”堅持好、發展好,把黨的群眾路線堅持好、貫徹好。該團隊負責統籌社情、警情、輿情,多元解紛,就地化解矛盾、糾紛。
5月30日中午,友誼路上張燈結彩。一家零食超市開業慶典的紅毯鋪滿了人行道,誰也沒想到,這喜慶的紅色下暗藏隱患。12點10分,社區居民李女士買菜歸來,一腳踩上懸空的紅毯邊緣,整個人重重摔向路邊的水泥墩。“當時就聽見‘咔嚓’一聲,胸口疼得喘不過氣……”李女士回憶時仍心有余悸。
接到李女士報警后,“民楓”團隊成員郭凱迅速趕到現場,立即將傷者送抵協和醫院。診斷顯示:右側四根肋骨骨折。“醫藥費誰負責?”“店鋪剛開業哪有這么多錢?”......醫院的走廊里,雙方家屬的情緒逐漸激動。
“大家放心,我們調解室就是來解決問題的。”郭凱的話讓當事人們安靜了下來。作為“民楓”團隊的核心調解平臺,民意街派出所設置的調解室專門處置這類“三所一庭”聯調案件——既涉及人身損害賠償,又關系新開業商戶經營,還牽涉較大金額的醫療費用糾紛。
接下來的6天,“民楓”團隊展現出專業素養:白天,社區民警和安保隊員分頭走訪商戶和傷者家庭;夜間,大家在調解室研究賠償問題。第三次調解時,團隊創新提出“轉院治療+司法確認”方案,既考慮傷者實際需求,又打消商戶對“無底洞”賠償的顧慮。
6月17日,當雙方在司法所簽下調解協議時,店主王先生突然起身,向李女士深深鞠躬:“對不起,是我們工作沒做好。”李女士則表示理解說:“郭警官說得對,咱們街坊鄰居的,互相理解最重要。”
據“民楓”團隊副團長、民意街派出所所長倪天鯤介紹,“民楓”團隊將以此案為范例,在“進萬家門”活動中重點排查商鋪安全隱患,通過”平安守護大聯控”避免類似事件發生。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