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億藍天的武漢密碼
隨著工信部《通用航空裝備創新應用實施方案》明確2030年低空經濟萬億級目標,武漢這座“天空之城”率先落子,一系列重磅政策如春雨般滋潤著這片創新的熱土,從核心技術攻關到產業集聚,從基礎設施建設到應用場景拓展,瞄準6年(2024-2030)產業破千億目標,武漢如何向“低空”突圍?
原始創新攻關:零部件創新筑基
1997年,科幻電影《第五元素》中懸浮汽車穿梭于摩天大樓之間的場景令人過目難忘。二十多年后,伴隨著低空經濟的興起與發展,“空中汽車”正從科幻場景走進現實。
讓汽車上天,東風有傳統優勢。走進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研發總院,一場“馬赫動力上天”跨界攻關正在進行。
“先零后整”戰略下,東風汽車以打造飛行器“強心臟”——動力總成切入新賽道,帶動相關價值鏈入局低空經濟,并加速整機研發。2024年底,其eVTOL整機項目入選湖北省“揭榜掛帥”攻關計劃,年內將完成樣機試制。
對無人機關鍵零部件展開研發技術攻關,是武漢向“低空”突圍的基礎。有動力能上天的無人機如何精準作業?武漢華測衛星技術有限公司同樣跨界亮劍——憑借深耕國土、測繪領域20余年的經驗,公司為無人機裝上“北斗激光眼”,提供精準定位、測量、三維重建等數據要素保障。
2025年武漢低空經濟新品發布會上,武漢華測衛星技術有限公司最新發布的X500多旋翼無人機僅重1.49公斤,1個小時就能完成10公里堤壩厘米級巡查。
而放眼全國,無人機整機制造的競爭尤為激烈。電鷹科技研制的EHM-2600無人機,憑借“更小身材更大能量”獲得中國民航局特殊適航證,成為湖北首款獲此證的自研無人機。這張“空中行車證”正推動“打飛的”邁向現實。
當硬件性能取得突破后,AI成為無人機進化的核心引擎,低空經濟產業升級的密鑰,藏在算法與硬件的融合中。
武漢飛流智能技術有限公司以“無人機+智能機巢”領跑云端升級,無需飛手操作,機巢就是指揮平臺,運用AI算法,能同時容納多臺無人機回“巢”錯時充電、執行任務。AI大腦還積攢了大量巡檢數據,幫助飛流智能成功上市全國首個低空經濟數據產品。
《湖北省加快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7年)》明確:2027年建成完備低空基礎設施,支撐飛流智能等企業完善飛行數據全流程管理。政策陽光雨露下,集聚武漢80%無人機企業的光谷低空經濟產業園逐步形成“上下樓即上下游”的產業鏈生態——企業可在園區完成技術驗證與服務閉環。
近年來,位于武漢經開區低空經濟產業園的旭日藍天(武漢)科技有限公司,由無人機的“防管用”拓展至研發制造全鏈條,營收跨入億元級。依托車谷汽車產業及政府支持,企業獲批多條物流新航線,其“空中外賣員”水星X30無人機與“旭日點單”小程序,即將為黃陂區部分景點游客帶來智慧出游新體驗。
物流配送已經成為低空經濟落地應用較成熟的場景,不光是“旭日點單”,電鷹推出“電鷹速遞”、普宙科技也與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光谷院區合作開展緊急藥品“空中速遞”,依托低空共享無人機平臺,光谷無人機藥品遞送將常態化運行。
在整個東湖高新區518平方公里,普宙科技部署無人機自動機庫 128臺、無人機186架,實現了無人機的全覆蓋。
2025年,“低空經濟”再度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報告表述從“打造新增長引擎”調整為“推動安全健康發展”。這一調整為低空經濟發展目標提供了新指引——必須堅守安全底線。
面對企業主體開放更多場景的需求,近年來武漢市公安局雙管齊下:一方面建設集成空域管理等九大功能的低空監管平臺實現"一網通管"。
另一方面,成立警航漢飛工作室,創新空域打防管控一體化新模式,今年央視春晚武漢分會場安保即應用該體系。
未來,在武漢市低空飛行安全監管平臺保駕護航下,飛行汽車或將走進更多家庭,2025年4月,上海峰飛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落戶漢陽,計劃年產200架兩噸級eVTOL ,漢陽有望成為湖北省首個具有兩噸級eVTOL量產能力的城區,與東湖高新區、經開區形成三足鼎立的低空經濟空間格局。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