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 白云 實習生 熊子恒 通訊員 孫遜 黃若靈)在武商夢時代廣場駕駛平衡車的民警隨時接警求助,在武昌萬象城“黃鶴衛士”配合物業監控室開展巡防,多部門“會診”調解糾紛……武漢市武昌區現有商業總面積超200萬平方米,今年以來武漢市公安局武昌區分局創新商圈警務模式,通過“一圈一策”的治安防控模式,構建起警企安全責任“共同體”。
以專業機制提升破案效能
“商圈人流量大,報警時間有滯后,破案要與防控形成聯動。”6月15日,在案情研判會上,武昌區公安分局中南戰區辦案隊(以下簡稱中南戰區)民警李明強與隊員正對一起商圈盜竊案件進行復盤。
一個月前,位于武商夢時代廣場的某店鋪員工在倉庫清點存貨時,發現5部手機和1部平板電腦被盜。從中南戰區上案到將犯罪嫌疑人占某抓獲歸案僅用17個小時。而占某實施盜竊的時間在4月初,離報警時間隔了一個半月。
與傳統“查監控、找證人”等方法不同,中南戰區辦案隊在排除內部人員作案嫌疑后,從商圈物業的登記臺賬中,發現一個半月前的檢修空調記錄,從而快速鎖定嫌疑人占某,并追回企業全部損失。
對涉商、涉企類案件進行研判,在武昌公安已經成為一種常態。今年上半年,武昌公安以“專業 + 機制 + 大數據”新型警務運行模式為依托,緊盯案件偵破,推動武昌轄區刑事有效警情同比降幅達27.3%。
“主防”理念完善防控體系
“商圈的治安防控是個整體工程。” 回顧在夢時代警務室兩年半的工作,民警張俊奇頗有感慨。這個日均客流量近10萬人次的超大型商場,在2022年開業之初,曾被少數不法分子光顧,盜竊、扒竊類案件時有發生。為此武昌公安多番與商場安保部門會商研討,探索出“商場社區化管理”模式。
在推動落實期間,民警張俊奇結合社區工作經驗,將每家商戶都視為“社區居民”,制定了“一店一策”防控方案。針對潮玩、商超等高人流量的店鋪,張俊奇指導物業和商戶完善每一處監控死角;對商場非公開區域,督促物業安裝電子門禁系統與詳細的訪客登記臺賬,確保人員進出全程可追溯,并同其他7名警務室民警和輔警,用平衡車在不同時段對商圈開展定期巡控,這樣的防控模式讓該商圈侵財類案件數大幅下降。
隨著新建商圈不斷拓展地下空間,例如武昌萬象城地下每層配備約1000個停車位,且長期保持70%以上的使用率,密集停放的車輛讓車內財物安全成為防控重點。
武昌公安聯合各街道,吸納優秀安保力量加入“黃鶴衛士”義警隊,并為隊員配齊鋼叉、盾牌、對講機等專業裝備,采取“視頻 + 義警”的聯防模式,重點加強夜間時段對地下泊車區域的巡查力度,將治安防控延伸至地下層,促使今年全區商圈警情同比下降13.5%。
精細治理補足商圈短板
“煙道必須定期清洗,防止明火引燃油污產生濃煙。”6月 18日,余家頭派出所社區民警王強正在武漢親橙萬象匯四樓的餐飲區開展消防檢查。作為商圈對接民警,王強依托網格化管理,與各物業、商戶負責人形成聯動機制。檢查中發現隱患時,他當場下達整改通知書,同步督導網格員跟蹤落實整改進度,這種“民警 + 物業 + 網格員”的層級聯動,遍布武昌區各商圈,確保消防管理責任穿透到“最后一米”。
“做生意以和為貴,感謝民警提供的調解平臺。”近日,在漢街派出所三所聯調中心,民警、律師、人民調解員通過妥善處置一起在SKP廣場因退貨引發的糾紛,促成消費者與商戶握手言和。
針對商圈糾紛多發、涉及面廣的特點,武昌公安創新多部門“會診”機制:聘請職業律師為消費、合同等各類糾紛提供專業法律支持,確保調解過程合法合規;定期組織警企“座談會”,搭建商家與管理方的常態化溝通平臺,提前梳理潛在矛盾隱患。同時,依托 “警?校聯調中心”“三所聯調中心”等專業力量,對疑難復雜的糾紛開展聯合研判、協同化解。全區各商圈矛盾糾紛化解率始終保持在90%以上。
夜色漸濃,各大商圈的燈光次第亮起,人流如織。越來越有“煙火氣”的商圈里,藏著武昌公安“一圈一策”的細致用心,藏著人民群眾對“平安”最真切的感受。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