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船舶行駛在紅葉映襯下的長江三峽西陵峽。(視界網 鄭家裕 攝)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鄧云 周泉 通訊員 譚凌
6月30日,泰國女孩帕拉瓦一早登上了長江三峽5號游輪。
8時30分,游輪溯江而上,開啟“兩壩一峽”之旅。當游船駛入葛洲壩升船機,泰國游客紛紛舉起手機——鏡頭里,巨大的閘門緩緩關閉,土家阿妹身著五彩斑斕的民族服飾載歌載舞,長江的現代繁華與悠長歷史交織呈現。
這是帕拉瓦隨家人第一次來中國,詩詞中的三峽被翻譯給外國游客,讓這位泰國女孩對中國的多彩文化和悠久歷史有了新的觸動。
近日,文旅部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宜昌全年接待游客1.17億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1164.64億元,兩項核心指標均創歷史新高。游客接待量及旅游總收入穩居全省第二,僅次于武漢。
“壯美三峽”積累海外市場口碑
今年“五一”假期,德國退休女記者比阿特麗斯·皮爾卡姆在三峽大壩景區內邊走邊拍,并不時向導游拋出問題:“三峽大壩的發電量有多少?會對長江生態有影響嗎?”
“三峽大壩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在防洪、發電、航運等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德語導游郝磊耐心介紹。“生態環保是三峽工程的底色,中華鱘、長江江豚、荷葉鐵線蕨等珍稀動植物在科研人員的努力下,種群資源不斷擴大。近年來,長江沿線城市以鐵的手腕推進長江大保護。”
聽完長江大保護背后的故事,比阿特麗斯·皮爾卡姆感慨:“我一定要推薦家人和朋友來湖北旅行,用自己的眼睛去看這個國家,去感受、體會、發現,形成自己的印象,了解真實的中國。”
三峽旅游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去年,“兩壩一峽”共接待國內外游客186.73萬人。“游玩‘兩壩一峽’既能感受過船閘的獨特經歷,又能欣賞三峽風光和三峽大壩,這種旅游體驗在全世界都很少見。”
多元場景撬動文旅消費新增長
在“壯美三峽”這一世界級旅游IP的帶動下,宜昌不斷拓展多元場景,撬動文旅消費新增長。
美團平臺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宜昌文體演藝類消費訂單量同比增速高達120%,其中20歲至35歲的年輕消費群體占比超七成。
為加速文旅產業轉型升級,宜昌市出臺《宜昌市促進文化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獎勵辦法(試行)》,重點支持旅游景區發展數字科技、旅游演藝、戶外運動等創新業態,單項獎勵最高可達400萬元。秭歸龍舟大賽、朝天吼漂流大賽、李宗盛及周華健演唱會等多元活動輪番登場,不僅為游客創造了豐富新穎的體驗,也開辟了文旅市場新的增長點。
宜昌市政府文化旅游專家顧問闞如良分析指出,“由體育賽事、大型演藝帶動的體驗式旅游,能極大豐富游客感知,有效延長其停留時間,進而強勁帶動餐飲、住宿、休閑娛樂等關聯產業協同發展。”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