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在南非林業、漁業和環境部與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共同主辦的南非全國生物多樣性抵消大會期間,南非正式推出該國首家生物多樣性抵消銀行,旨在平衡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支持國家實現環境、社會和治理目標,推動包容可持續的經濟增長。
生物多樣性抵消銀行是一種市場機制,允許開發商通過資助或實施生態保護項目,抵消其項目對生物多樣性造成的不可避免的負面影響。例如,因城市發展需要,開發商要將一塊天然濕地改造為一座工業園,可能導致濕地生態受到破壞。開發商可以在最小化減少生態系統破壞的基礎上,向生物多樣性抵消銀行購買信用額度,由專業機構在另一區域修復一片退化的濕地或恢復一塊原生態森林,實現對自然影響的補償或替代。
南非是全球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然而,采礦、城市擴張、能源開發等活動對自然棲息地造成持續性破壞,部分生態系統面臨巨大挑戰。為推動可持續性增長,南非政府2023年發布《國家生物多樣性抵消指南》,提出要評估、降低發展項目引發的生態成本,并建立標準化、系統化的抵消機制。此次生物多樣性抵消銀行的推出,不僅為后續的發展項目提供合法合規的生態補償渠道,還為土地恢復、生態旅游等綠色產業引入金融資源。南非政府正與南非國家公園管理局、南非國家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和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深化合作,建立國家生物多樣性抵消登記冊,跟蹤和監測生物多樣性抵消項目。
“在生物多樣性抵消機制下,南非國家公園管理局將購買土地用于建立保護區,并從生物多樣性的角度計算土地價值,將其換算為生物多樣性信用額度。開發商可以購買這些額度,以抵消相關項目對環境的影響。”南非國家公園管理局保護事務執行官霍華德·亨德里克斯表示。據介紹,抵消機制遵循主動自愿原則,開發商必須證明其是在盡力避免或減少對環境影響未果的情況下,才能選擇購買生物多樣性信用額度。目前,南非國家公園管理局已確定約1.6萬公頃可轉換為信用額度的土地。
“我們不能一邊追求增長,一邊破壞未來的生存基礎。生物多樣性抵消銀行旨在提供可持續的融資解決方案,推動實現《2030年國家發展規劃》中的生態可持續發展目標。”南非林業、漁業和環境部秘書長諾姆芬多·沙巴拉拉表示,“在實施過程中,這一機制的透明度至關重要。只有保持公開透明,生物多樣性抵消機制才能取得真實、可統計的保護成果。”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網站的一篇文章表示,南非生物多樣性抵消銀行的設立為其他非洲國家樹立了典范,為推動落實“昆明—蒙特利爾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提供了務實可行的方案。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南非副代表格洛麗婭·基翁多表示,南非的自然資本被創新性地納入經濟體系。通過提高生物多樣性抵消機制的透明度、效率和影響,南非正加快推動可持續發展。
(本報約翰內斯堡6月30日電)
《 人民日報 》( 2025年07月01日 17 版)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