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75年7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泰王國正式建立外交關系,兩國從此揭開友好交往的新篇章。“中泰一家親”的佳話深入民心,成為形容兩國關系最生動貼切的寫照。我親身融入中泰關系蓬勃發展的浪潮中,在泰學習、工作、交流的經歷,讓我對“中泰友誼金色50年”有了切身的觀察和體會。
守望相助五十載
回望中泰建交五十年來的歷程,兩國關系之所以穩步前行,離不開雙方始終秉持相互尊重、信任與支持。
自建交以來,無論國際風云如何變幻,兩國始終以心相交、守望相助、攜手發展,“中泰一家親”歷久彌新,成為國家間和睦相處、共同發展的典范。
從亞洲金融危機到印度洋海嘯,從汶川地震到新冠疫情,中泰總是同舟共濟。
50年來,中泰兩國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的問題上始終相互理解支持,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密切協調配合。中泰關系的黃金50年,是雙方用真誠和行動澆灌出的參天大樹,任憑風雨沖刷依然枝繁葉茂。
經貿合作成果豐碩
半個世紀的攜手同行,中泰兩國在經貿、文化、教育、旅游等領域收獲了累累碩果。經濟上,中國和泰國互為重要合作伙伴。中國改革開放以來,雙邊貿易額持續增長,貿易結構不斷優化。特別是進入21世紀后,中泰經貿合作駛入快車道。中國已經連續12年成為泰國最大的貿易伙伴,也是泰國農產品出口的最大市場和外國投資的主要來源。中國對泰國的直接投資從制造業拓展到數字經濟、新能源等領域,“泰國東部經濟走廊”吸引了眾多中國高科技企業落戶,成為雙方產能合作的新高地。這些實實在在的合作成果,不僅推動了泰國經濟發展,也為中國企業和消費者帶來互惠共贏的機會。
人文交流日益密切
中泰友好傳承千年,深植于文明交融之中。泰國是華人下南洋的主要對象國之一。如今在曼谷街頭,春節舞龍舞獅的鑼鼓聲與潑水節的歡笑聲一樣熱鬧;我身邊的泰國朋友會用中文唱歌曲《中國話》,而我也逐漸習慣用泰語點一杯泰式奶茶。
中泰民眾的相知相親,為兩國關系發展奠定了最堅實的民意基礎。值得一提的是,泰國王室對中泰友誼的推動功不可沒。詩琳通公主自幼學習中文,幾十年來翻譯了大量中國唐詩宋詞和現代文學作品,在泰國廣為傳播中華文化。她多次訪華,足跡遍布中國各個省份,被親切地譽為“最懂中國的泰國公主”。2019年,中國政府授予詩琳通公主“友誼勛章”,表彰她對中泰友好交流的杰出貢獻。
“中泰手足情,綿延千秋好。”詩琳通公主曾作此詩句,盛贊兩國情同手足、世代友好。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深化務實合作
進入新時代,中泰合作迎來了更廣闊的舞臺和更強勁的動力。其中,最引人矚目的,莫過于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下雙方合作的提質升級。作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旗艦項目,中泰鐵路目前正穩步建設,一期工程計劃于2026年竣工通車。
這條連接曼谷和泰國東北部的高速鐵路,不僅將大幅提升泰國境內交通運輸效率,促進沿線貿易和人員流動,還可通過連接中老鐵路融入區域互聯互通網絡,為泰國帶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位于泰國東部經濟走廊核心區域的泰中羅勇工業園區是中泰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示范項目,目前已有近250家中資企業入駐,吸納了5萬多名泰國員工就業。該工業園的成功顯示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與泰國國家發展戰略的高度契合。可以說,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為中泰合作插上了騰飛的翅膀,使兩國在互利共贏的道路上越走越穩。
作為親歷中泰合作的青年一代,我在這片土地上收獲了寶貴的成長經歷,也見證了兩國關系的蓬勃發展。在泰求學期間,我曾參與一項中泰聯合田野調研,和泰國同學一起走訪泰北鄉村,了解中國農業技術援助項目給當地帶來的變化。我們在椰子樹下用中泰雙語交談、交換筆記,那一幕讓我真切感受到知識無國界、友誼無國界。畢業后,我加入了泰國一所研究機構,專注于共建“一帶一路”倡議與區域合作研究。作為一名旅泰青年學者,我堅信,中泰將在命運與共的道路上砥礪前行,共同譜寫出更加燦爛的華章。
(作者是曼谷大學博士、旅泰青年學者)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