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鄭可)“鏈”接校企,“資”潤雙創”。6月30日上午,武漢市圍繞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和師生創新創業,推出武創通高校服務專區和十億元“武創星·高校師生創新創業基金”,并啟動“技術經理人合伙人計劃”,為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高地注入強勁動能。武漢市政府部門、高校、投資機構及企業代表共百余人出席見證。
高校專區上線打通成果轉化“高速路”
“在漢高校師生成果轉化專區”由武漢武創通科技服務有限公司打造,該專區依托數字化技術,集成果展示、資源對接、孵化服務等功能于一體,首批已入駐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武漢理工大學、武漢科技大學、湖北工業大學等五所高校。
據介紹,專區具備AI智能助手以及科創服務直通車、科技成果直通車、科技項目直通車、科創政策直通車、在漢高校直通車、科創活動直通車等6個核心功能,構建起科研成果從實驗室到生產線的轉化“高速公路”,為高校師生提供成果轉化全鏈條服務,全力推動武漢高校科研成果轉化賦能產業升級。
十億元基金“友好”賦能高校師生“雙創”
當天,“武創星·高校師生創新創業基金”正式發布。該基金規模達十億元,首期2億元,由武漢投控集團聯合江岸區、武漢人才集團等多方共同設立,以“十億潤苗 千星閃耀”為愿景,為初創團隊提供全周期資金與資源支持,是落實省市關于高校師生創新創業政策要求下成立的湖北首只高校師生創新創業基金。
該基金聚焦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立足做好發掘種苗的早期資本;存續期長達10年,立足做好陪伴創新創業的“耐心資本”;對于高規格創新創業大賽獲獎項目開通“綠色通道”,可免除專家評審和盡調流程進行快速決策,立足做好支持創新創業的“大膽資本”;對“0-1”階段項目不設強制回購、對賭條款,讓創業者輕裝上陣,專注長期發展,立足做好包容創新創業者的“友好資本”。
會上,莫雷光電、沉睡科技等六家高校圍繞光電檢測、醫療健康、新能源材料等領域展開路演,集中呈現了一批展現技術創新活力與市場潛力的項目,評審專家給予高度評價。“武創星·高校師生創新創業基金”與六家團隊現場簽署投資意向協議。
技術經理人解決“最后一公里”難題
為破解科技成果“轉化難、落地慢”問題,武漢武創通科技服務有限公司還同步推出“技術經理人合伙人計劃”。該計劃引入市場化機制,圍繞“需求挖掘—精準匹配—轉化落地—價值反哺”構建全鏈條服務,激發技術經理人在成果轉化中的關鍵作用。
來自高校、企業、投資機構的5位資深專家現場受聘為首批合伙人。他們將以專業技術和豐富經驗,推動項目評估、資源整合、轉化落地,為武漢成果轉化工作提供智力支持和服務支撐。
武漢投控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周凱表示,武創通高校服務專區和創新創業基金的推出,是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激發高校創新活力、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戰略部署的重要舉措,標志著武漢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工作邁入數字化、資本化、平臺化新階段。武漢投控集團將圍繞“有人創業、有錢創業、有平臺支撐創業”三大核心需求,持續優化科技服務生態,推動更多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書寫武漢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的新篇章。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