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日晚,薩洛寧執棒紐約愛樂樂團帶來法國作品專場。 解放日報記者 董天曄 攝
1日晚,芬蘭指揮家薩洛寧執棒紐約愛樂樂團,拉開2025上海夏季音樂節(MISA)的序幕。上海夏季音樂節是中國首個古典跨界音樂節,16年來迎接了世界各地的一流藝術家。2015年,紐約愛樂樂團把首次海外駐節獻給MISA,由此開啟與上海夏季音樂節的故事。
本屆MISA,薩洛寧與紐約愛樂樂團帶來兩場重磅演出。今年恰逢拉威爾誕辰150周年與德彪西《大海》首演120周年,昨天的法國作品專場是對法蘭西音樂“黃金時代”的致敬。今天是德國作品專場,擔任獨奏的康托羅夫是首位在柴可夫斯基國際音樂比賽中獲得金獎的法國鋼琴家,因2024年巴黎奧運會開幕式的雨中演奏而聲名鵲起。這次,他將與薩洛寧、紐約愛樂樂團首次合作。來自巴黎的鋼琴家、來自紐約的樂團與來自赫爾辛基的指揮家,相聚在上海的夏天。
昨天起至7月13日,11支音樂團體、近50位指揮和獨奏、300多位海外藝術家以及2500多名學生輪番登上今年的MISA舞臺。29場線下演出和24場線上直播,以及11場全城交響(MISA across the City)、6場環保主題講座(MISA Talk)、工作坊(MISA Workshop)、公益騎行活動(MISA Ride)等多元延展活動將陪伴市民游客度夏。
節目單可窺文化活力
2010年7月13日,上海交響樂團作為唯一受邀在紐約中央公園夏季音樂會演出的中國交響樂團,攜手紐約愛樂樂團奏響上海世博會主題曲《致世博》。同年,雙方聯合委約作曲家約翰·科里利亞諾創作《甜美的早晨》,作品以李白的詩詞《戰城南》為靈感,開創中國樂團和國外樂團聯合委約的先河。
兩年后,在上海交響樂團音樂總監余隆的倡議下,紐約愛樂樂團首次在紐約林肯中心舉辦“中國農歷新春音樂會”,開啟西方交響樂團音樂“鬧新春”的新傳統。此外,上海交響樂團與紐約愛樂樂團、上海音樂學院聯合創辦的“上海樂隊學院”,建立了中國首個擁有中外交響樂團首席和資深演奏員師資的樂隊學院,為亞洲乃至世界范圍的樂團輸送音樂人才。
2015年,紐約愛樂首次亮相MISA,將“年輕人的音樂會”帶進中國,為中國樂迷帶來一次輕松有趣的體驗。第二年兩家樂團合作,將“小作曲家工作坊”落地上海,通過音樂游戲、與藝術家交流等有趣的啟蒙方式,喚醒孩子們對音樂的想象力。
上海交響樂團團長周平說:“上海交響樂團和紐約愛樂樂團分別是中美兩國歷史最悠久的交響樂團,基于相互吸引,有了長達10余年的合作。新作品的委約、兩家樂團樂手間的深入交流、藝術教育理念的碰撞,都結出了碩果。”
紐約愛樂樂團團長馬思藝曾任費城交響樂團團長,2002年第一次來上海,此后20余年見證了這座城市的變遷和繁榮。今年是他第一次來到上海夏季音樂節,翻開音樂節節目單,他對其廣度、深度和多元性印象深刻。“從這份節目單就能一窺上海這樣一座國際大都市的文化活力。”
法德兩個專場演出
芬蘭指揮家薩洛寧現任舊金山交響樂團音樂總監,同時擁有倫敦愛樂樂團、洛杉磯愛樂樂團及瑞典廣播交響樂團的“榮譽指揮”稱號。與此同時,他還是一位作曲家。被問及更喜歡哪個身份時,薩洛寧告訴記者:“當我在指揮時就是指揮家,當我在作曲時就是作曲家,我無法想象自己離開其中任何一個職業。我正在創作一部新的作品,很快就要首演了。”
10年前,薩洛寧第一次來上海,是率領馬勒室內樂團來滬。這一次,他將一連兩晚在MISA執棒紐約愛樂樂團。“上海有深厚的音樂傳統,這里的觀眾專業而專注,這座城市深厚的歷史傳統和當下的活力與生命力,讓我深受觸動。”
昨晚是法國作品專場,薩洛寧執棒紐約愛樂樂團演繹了拉威爾的《鵝媽媽組曲》、德彪西的《大海》和柏遼茲的《幻想交響曲》。《鵝媽媽組曲》擁有精致的和聲、細膩的配器與清晰的節奏,處處體現著法國音樂的想象力。德彪西的《大海》受到葛飾北齋浮世繪《神奈川沖浪里》的影響,作曲家甚至把這幅作品運用在《大海》首版樂譜的封面上,高高躍起的巨浪與德彪西蕩漾波動的旋律呼應。
今天的德國作品專場將上演兩部貝多芬的作品,貝多芬的《第四鋼琴協奏曲》和《第三交響曲“英雄”》。這是法國鋼琴家康托羅夫第二次來到上海,去年他曾在上海舉辦獨奏會。那場音樂會尾聲,在上海觀眾熱情的掌聲中,他加演了5首作品。“與觀眾的連接,是一種神秘的化學反應,無法預料,你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真誠地演奏。”在康托羅夫看來,貝多芬《第四鋼琴協奏曲》是一部充滿挑戰的作品,每個音符都要仔細表達,“就像走鋼絲一樣”。“古典音樂是一種美妙而層次豐富的體驗,置身觀眾席,你可以不被干擾,閉上眼睛聆聽樂器發出的真實音色,希望可以吸引更多年輕人走進音樂廳。”(解放日報記者 吳桐)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