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極目新聞評論員 屈旌
2025年6月30日,北京某高鐵站出站口下行自動扶梯處。一名老年女性執意在下行扶梯上逆向行走,持續數分鐘,導致后方乘客無法通行。盡管多名乘客勸阻其行為危險,她仍拒絕聽從,過程中險些摔倒。扶梯區域嚴重堵塞,大量乘客滯留,部分人被迫改走步行梯。(據7月2日杭州日報)
相關新聞視頻截圖
從網絡上的現場視頻來看,該女性一個人“逆流而上”,而扶梯上方本應該下樓的人群,如同被卡住的齒輪一樣停滯,有人焦急張望,有人大聲制止,有人被迫折返,這一幕看得人冷汗直冒。在客流如織的高鐵站,任何個體的“任性”都可能引發連鎖反應,一個人的逆行極可能演變成一群人的事故,公共安全不是兒戲,任何個體的任性都可能成為壓垮秩序的最后一根稻草。
誠然,該老年女性或許不太熟悉扶梯運行的規則,或許因為年事已高存在認知能力不足的問題,但當多名乘客反復勸阻、現場險象頻現時,仍固執己見、拒絕改正,這種行為就不能簡單被原諒。在法律層面,治安管理處罰法明確規定,擾亂車站等公共場所秩序的行為應受到處罰。年齡或許可以成為理解其初衷的考量因素,但絕不能成為危害公共安全的免責盾牌。當個人行為對他人構成實質威脅時,社會有權利也有義務進行干預。如果該女性老人的認知狀況不適合單獨出門,其家人應該履行照顧和陪同的責任,而不是其他人為她的行為買單。
令人費解的是,該女性“獨霸”扶梯逆行的時間持續數分鐘,應急措施卻始終缺席,沒有工作人員來制止,也沒有人去按下急停按鈕。小小的急停按鈕,在緊急情況下,可能是生命安全的最大保障。乘客自發勸阻危險行為固然值得肯定,但當勸阻無效時,快速的應急響應、專業人員的及時介入就顯得尤為重要。如果管理反應滯后,潛在的風險就會隨之擴大,若任由“任性者”肆意妄為,公共安全又如何得到周全的守護?
當下,社會文明程度不斷提升,大多數人都能自覺遵守公共秩序,也就讓一些違反公共規則,擾亂公共安全的行為顯得更加刺眼。無論是高鐵上霸座還是阻擋車門,也無論是擅開機艙門還是在扶梯上逆行,個別任性之舉總在挑戰法規底線,這背后既有個體規則意識的淡薄,也暴露出管理層面的短板。
要防止這種行為一再發生,公共場所的管理效能要進一步強化,加強警示標識的設置,通過廣播循環提醒安全注意事項,科普如“急停按鈕”等日常應急設備的使用方法,強化工作人員的安全意識和應急處理能力,將“事后追責”轉向“事前預防”,用多元化的科技手段與負責任的巡查,織密公共場所安全網。另一方面,對于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也要加大追責和懲處力度,通過法律的震懾力,讓每個人都明白,在公共安全面前,不容許有任何任性的空間。
守護公共安全人人有責,需要大家的自律,更需要制度和措施的剛性。唯有讓規則長出“牙齒”,讓管理充滿溫度,才能筑牢社會安全的基石,讓每個人都能安心出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