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湯立毅,通訊員周凡、任前臻)7月2日,荊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法院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工作情況,解讀《全市法院2025年“優化營商環境 服務保障支點建設”行動方案》,發布三起典型案例。
2024年以來,荊州法院立足審判執行主業,找準法院服務保障荊州經濟社會發展的契合點和發力點,推進“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升級”系列行動,在優化訴訟服務、加強司法辦案、提升審執質效等方面狠下功夫,形成“調立審執破”全流程護航、“行政刑民商”全領域優化的服務保障工作格局,審結涉企案件21346件,復制推廣先行區典型經驗9項,打造特色創新項目12個,共12個項目入圍《湖北法院法治化營商環境先行區改革事項清單及創建點名單》。
以“質效雙優提升年”活動為抓手,強化“立審執”全周期管理,推行“訴訟服務一碼通”、立案“容缺受理”機制,實現涉企立案專窗專辦、一站通辦。全市法院跨域立案、網上立案25755件,電子送達案件52335件,電子送達率93.8%,實現讓信息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加大“勝訴即退費”措施推行力度,主動退還訴訟費17797筆,19568.68萬元,為企業辦理減、緩交訴訟費用161.8萬元,切實降低市場主體訴訟成本。聯合荊州仲裁委員會推動我市在全省率先建立“調解+仲裁+訴訟”工作銜接機制,掛牌成立仲裁調解中心3家,實現從“裁審止爭”到“多元化解”轉變,為涉企糾紛提供“最優解”。
貫徹善意文明執行理念,嚴禁超標的、超范圍查封,用好失信被執行人信用修復和預警機制等柔性執法措施。開展“荊楚雷霆”專項執行行動,執結執行案件25456件,執行到位金額29.06億元,開展“荊楚雷霆”執行現場全程直播10場,230萬網友圍觀點贊。常態化開展“法潤江津情暖企心”“法律六進”專題宣講活動、“4.26”知識產權周系列宣傳活動,聯合市工商聯舉辦“法治護航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企業家沙龍活動,做好助企司法服務。
開展“辦理破產攻堅年”活動、破產積案清理專項行動,共審結破產案件44件,累計化解債務33.98億元,盤活資產12.39億元,安置職工1484名,安置購房戶346名,釋放土地1898.78畝,促推市場要素資源優化配置。推行知識產權案件要素式審判,審結知識產權案件819件,知識產權民事一審案件審理周期縮短至26.62天。
該院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荊州法院將聚焦省委“支點建設”戰略部署,立足“千年古城”文化積淀和區位發展優勢,創新推出增強司法能力、強化司法保護、深化執破融合、優化涉外司法服務、貫徹綠色低碳理念、聚焦文化遺產司法保護、深化部門聯動等七大司法舉措,助力整體提升“七力”,著力構建全鏈條法治保障體系,依法平等保護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為荊州推動“支點建設”實現高質量發展注入司法動能。
【全市法院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典型案例】
典型案例一 監利某置業有限公司破產重整案
基本案情:監利某置業有限公司于2016年開發房地產項目,2018年底因經營不善、資金鏈斷裂停工。2020年底通過自救短暫復工,但5個月后因資金不足再次停工。2024年3月21日,經債權人申請,監利法院裁定受理該公司破產重整案。當地市委、市政府迅速啟動府院聯動機制,成立工作專班,以“保交房、保民生、保穩定”為目標,推動多部門協作。專班成功招募投資人,注入3500萬元資金,保障項目續建。2025年1月13日,監利法院批準重整計劃,計劃將于2025年10月30日交付房產。后續建立政府、城管、銀行、管理人及施工單位“五位一體”監管體系,確保資金專款專用。
典型意義:本案是“府院聯動+破產重整”的生動實踐,通過政府與法院職能互補,高效解決房地產企業高負債、長周期、涉眾廣等難題。其成功保障了近700戶購房者權益,為危困企業注入新生機,盤活了閑置資產,維護了地方經濟秩序與穩定。該案為同類案件辦理積累了寶貴經驗,彰顯了破產審判服務經濟發展、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的司法智慧,是司法服務高質量發展的典范。
典型案例二:張某與湖北某油脂公司勞動爭議案
基本案情:張某因湖北某油脂公司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未繳納社保、違法辭退等問題,訴至法院要求賠償17萬余元。該公司系當地規模以上企業,員工眾多但存在缺乏法務人員,員工入職離職手續簡單、未參保等用工管理不規范的問題。法官通過走訪和溝通,向企業發出《風險提示書》,提出4條改進建議,并組織調解,向張某釋法減少不合理訴求。最終雙方達成調解協議并當場履行,事后,企業贈送錦旗并致電感謝。
典型意義:本案反映了當前勞動爭議高發的趨勢,源于勞動者維權意識增強與企業用工管理漏洞。法院通過風險提示和調解機制,精準幫助企業識別風險、完善制度,既保障了勞動者權益,又促使企業主動履行義務、優化管理,實現“勝敗皆服”的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統一,為民營企業規范用工、優化營商環境提供了司法范例。
典型案例三:湖北某銀行與荊州市某設備公司金融借款合同糾紛執行案
基本案情:2020年10月,湖北某銀行因被執行人荊州市某設備公司停產歇業無力償債,申請法院強制執行。該公司名下僅剩石首市某工業園區的閑置廠房。法院協同當地鎮政府促成招商引資,引入企業租賃廠房并以租金分期償債。2023年初租賃中斷后,法院啟動廠房拍賣程序,在政府支持下聯合招商引資。最終湖北某食品公司競得該公司廠房,設備公司以拍賣款全額清償債務。食品公司入駐后投資3000余萬元擴建廠房、引進生產線,在政策扶持下快速發展。
典型意義:本案彰顯人民法院善意文明執行理念,初期通過租賃盤活閑置廠房,既保障債權人權益,又為被執行企業保留再生可能;當租賃中斷后,法院及時聯合政府招商引資,調整執行方案啟動拍賣程序,高效化解債務;最終成功吸引湖北某食品公司競得廠房并投資,實現債權人受償、債務人脫困、地方經濟增效的“三贏”局面。該案以“救治優先+靈活處置”的創新路徑,為盤活僵尸企業、優化營商環境提供了可復制的司法范例。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