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網北京7月2日電 (記者杜燕飛)當前,隨著風電和光伏快速發展,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穩步推進。在日前舉行的第十二屆電力規劃發展論壇上,與會嘉賓表示,要加大技術創新,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保障電力系統供需動態平衡,助力能源保供與綠色低碳發展。
中國電力發展促進會副會長馮凱表示,面對“十五五”實現“碳達峰”目標的關鍵期,能源電力安全、綠色、高效發展既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又承擔著責無旁貸的重要責任。
“從新能源供給側出發,開展能量預測工作,有利于應對新能源出力的隨機性、波動性對電網調度的挑戰,促進新能源的高效消納。”華南理工大學教授朱繼忠表示,新型電力系統和綜合智慧能源系統可以有效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高社會能源供與用的靈活性與安全性。
中電聯規劃發展部主任兼中電聯電力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張琳認為,新型電力系統建設面臨電力需求持續保持剛性增長、電力安全供應保障難度加大、新能源利用率呈現下降態勢、綠色轉型推高電力供應成本、深化電力市場化改革任重道遠、電力碳減排事關碳達峰全局等挑戰。到2035年,新型電力系統基本建成,屆時電力安全保障能力將大幅提升,電力綠色低碳生產和消費方式全面形成,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比重達到38%,電氣化發展水平穩居國際前列。
“我們要構建兼顧電力保供和新能源消納需求的系統最優規劃思路,多措并舉形成多元充裕的電力供給保障體系?!彪娏σ巹澰O計總院電力發展研究院院長劉強認為,以安全、綠色、經濟為約束,統籌優化負荷規模特性、可靠容量、電力流、系統調節能力、主網架協同等要素,進一步鞏固水電、核電等傳統非化石電源基礎保障地位,持續優化火電生產力布局,加快布局系統級電網側儲能,多措并舉保障電力系統供需動態平衡。
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副總工程師郭雁珩表示,2025年以后,新能源發展面臨資源要素約束問題、電力消納問題、電力市場問題等挑戰。實現新能源高質量發展,要加快推進資源普查,摸清資源底數;要堅持“擴量提質”,以更大力度推動新能源高質量發展;要重視分布式新能源就近就地利用,促進多場景融合;要構建以新能源為核心,源—網—荷三端共同發力的新型電力系統。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