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視網消息(記者 謝博韜):“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誕生于20世紀60年代的“楓橋經驗”不斷與時俱進,呈現出持續旺盛的生命力。如何堅持好、發展好新時代“楓橋經驗”?浙江公安機關的這些實踐或許給出了答案。
“全時在線” 在“楓橋經驗”的發源地看見社區警務新模式
“我們社區民警在日常走訪過程中往往面對‘三難’問題:全量走訪難、定向宣防難、質效評估難。同時,傳統走訪中與居民互換個人聯系方式的方法也容易受到社區民警工作調動的影響,下一任社區民警無法沿用之前的聯絡資源?!闭憬≈T暨市楓橋派出所副所長趙信在介紹“全時在線”社區警務模式時這樣說道。針對以往存在的這些問題,2024年以來,諸暨市公安局創新推出“全時在線”社區警務模式。目前,該模式已在諸暨全市推廣使用,服務超過58萬居民。
通過“全時在線”社區警務管控微端,居民可以添加社區民輔警的企業微信號,通過發送語音、文字、圖片等多種形式完成問題上報,警民聯系更加便捷。對于社區民警來說,更容易“對癥下藥”,精準推送相關信息。即使發生工作調動,下一任社區民警也可以一鍵遷移相關聯絡資源,同時居民也會收到相應通知信息,確保警民聯絡不缺位。
“全時在線”社區警務模式不止于社區民輔警與群眾的一對一聯系,其后臺還有一支由各警種組建的25人專家團隊。對于社區民輔警無法解答的“疑難雜癥”,受理民輔警可以通過會話置頂、星標對話等方式留痕后轉交給專家團隊。非警務類問題主動告知咨詢電話和受理窗口位置,形成了受理咨詢、人工分揀、進度追蹤、結果反饋的全時段全流程處理體系,確保事事有回應,90%的訴求能在15分鐘內完成反饋。
走“楓橋式駐村融治”之路 助力鄉村振興
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蘭亭街道謝家塢村是全國文明村。隨著近年來鄉村振興的不斷推進,謝家塢村成為遠近聞名的鄉村旅游目的地和生態農業示范地。2024年,村集體經濟收入達625.25萬元,這背后離不開公安機關的持續守護。
社區警務工作的首要任務是摸清群眾需求,謝家塢村警務室綜合線上線下兩條途徑:線上通過“浙里派綜”和“浙里興村治社”兩個數字平臺收集村情民意信息,一體化推進警務村務;線下則是駐村民警深度融入村務工作,在每周的村務聯席會議上主動反饋需要多方聯動解決的問題,比如村里的違章建筑處置、鄰里矛盾化解等。此外,在村策制定落地之前,駐村民警會同村干部共同評估風險隱患,將不安定因素提前消除。同時,駐村民警還會主動參與到由村干部、黨員代表、村民代表、聯村干部、駐村指導員等組成的多元議事團隊中。從群眾屋檐下“出題”,到干部民警來“做題”,再到村口公告欄上“評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民治閉環,讓民情、警情、村情環環相扣。
警務室民警開展“背包警務” 唐鋆攝
另外,謝家塢村警務室主動構建社區警務團隊,吸納了駐村指導員、村干部、網格員、駐村律師、物業經理、戰狼救援隊以及“尚明工作室”等多方力量。無論是村里的治安巡防、救援培訓,還是調解糾紛所需要的法律咨詢,駐村民警都能最大限度發揮社區警務團隊專業力量,使警務工作與鄉村振興更加緊密契合。
“洋娘舅”來幫忙 涉外糾紛調解有新招
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外國高端人才創新集聚區始建于2017年,是浙江省首個外國人才集聚區,總建筑面積11000平方米。目前,集聚區有外國人才創新企業32家、常住外國人才36名。
為了方便開展外籍人才服務工作,2020年8月,紹興市柯橋區一站式移民事務服務站成立。該服務站按照公安、科技部門常駐,其他10個涉外單位按需進駐的模式,圍繞外國人“工作—居留—生活”開展工作,并與外國專家服務中心開展外國人才工作、居留“一件事”,將外國人才的辦證時間從原本的21個工作日縮減至7個工作日。
外籍人才增多、跨國貿易繁榮的同時,涉外矛盾糾紛也隨之增多。2021年,紹興市公安局柯橋區分局會同司法、商務、法院等部門組建了一支“洋娘舅”隊伍,聘請了8名來自不同國家的外籍商人協助開展涉外糾紛調解工作,每年參與化解糾紛約28起?!拔矣袝r候都忘了自己是個‘老外’?!卑突固辜倘?、“洋娘舅”調解員阿德說,“我能幫助社會做一些事情,別人也認可我的說法,調解成功成就感是很突出的。糾紛發生了你不管、我不管的話,事情就變得更嚴重了。”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