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羅田縣域發展的版圖中,匡河鎮作為農業大鎮和“南大門”,憑借獨特的區位優勢與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正積極融入“建設支點”戰略,以山水為底、油茶為筆,走出一條生態與產業協同發展的特色之路,繪就一幅生態與產業共興的振興畫卷。
“生態立鎮”
打造羅田對接長三角的前沿陣地
6月19日,記者走進匡河鎮,農戶們正搶抓晴好天氣,將收割后的油菜籽運往當地湖北云霧繁花里新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在現代化的加工車間里,經過篩選、清洗、炒制、壓榨等多道工序,金黃透亮的菜籽油汩汩流出。
湖北云霧繁花里新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由匡河鎮返鄉能人何志輝2019年回鄉創辦,短短幾年,在鎮黨委、政府大力支持下,公司已建設了智能化生產線,開發了高端油茶、菜籽油等多元化產品。
匡河鎮黨委副書記、鎮長趙學說,近年來,匡河鎮以生態立鎮為根基,在白蓮河庫區開展“三清”行動,發展約2萬畝油茶基地,實現了生態保護與產業發展的“雙向奔赴”。
匡河鎮擁有得天獨厚的三大發展優勢。歷史文脈方面,這里曾是南北朝至元代長達800年的縣治所在地,方氏祠、英羅邊區蘇維埃政府舊址等歷史遺跡,見證了歲月的滄桑變遷,承載著厚重的文化記憶。生態環境上,白蓮河水庫三分之一的水域、觀音山與石馬山的環抱,構成了天然的生態屏障,賦予匡河鎮獨特的自然風光。
交通區位優勢同樣顯著,武英高速穿境而過,石橋鋪高速互通使匡河鎮1.5小時可達武漢,3小時交通圈覆蓋合肥、安慶等城市,為區域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依托這些優勢,匡河鎮堅定實施“生態立鎮”戰略。通過清退庫區污染項目、建成2萬畝油茶基地,同步推進道路亮化、便民服務升級、法治陣地建設及河流生態修復工程,全力打造羅田對接長三角的前沿陣地,為高質量發展筑牢生態根基。
油茶全鏈
成為鄉村振興的有力支撐
油茶產業的蓬勃發展,也為當地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一方面,農民通過種植油茶增收;另一方面,榨油廠和相關企業又為當地提供了穩定的就業崗位。
通過幾年的探索發展,從傳統的散裝油到精美的瓶裝油,再到推出有機、冷榨等高端產品,如今的匡河油茶不僅暢銷周邊縣市,還通過電商平臺銷往全國。
趙學介紹,匡河鎮油茶產業的核心競爭力體現在“全鏈閉環”與“三產融合”。目前全鎮油茶產量占羅田80%,為產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湖北云霧繁花里科技公司的引進,建成5000畝新墾基地和100畝育苗中心,完善了從種苗培育到產品銷售的全產業鏈。
在“三產融合”上,匡河鎮充分挖掘油茶產業的多元價值,將種植、加工與旅游、服務有機結合,創造了更多就業機會和增收渠道,提升了產業附加值和綜合效益。這種發展模式不僅帶動了農產品銷售,還讓農戶從多個環節受益,成為鄉村振興的有力支撐。
“三+”戰略
激活文旅發展的新動能
鄉村振興,既要有產業的興旺,更要有文化的繁盛。2024年夏天,一場接地氣、冒熱氣、聚人氣的“村BA”比賽,讓沉寂的鄉村一次次沸騰。
近年來,匡河鎮黨委政府堅持把體育事業作為一項重要民生工程來抓,堅持體育強身、體育惠民、體育樂民的發展理念,連續兩年舉辦的“村BA”“村馬”賽事,吸引周邊縣市超2萬人參與,帶動沿線商戶增收20%,打造了匡河特色體育旅游品牌。
“體育+”的鄉村振興發展之路,自下而上地推動了鄉村賽事發展、文化繁盛、產業融合和設施建設,以體育運動的“小切口”推動鄉村振興“大發展”,為推動鄉村體育事業、民俗活動和文旅體一體化振興發展提供了新樣板。
趙學說,匡河鎮以“體育+”“非遺+”“研學+”為抓手,激活旅游新流量,強化縣域“支點”協同效應。
體育+”持續培育“村字號”賽事品牌,將賽事流量有效轉化為消費動力;“非遺+”深度挖掘文家坊村非遺美食工藝,讓傳統技藝煥發新生機,成為吸引游客的新亮點;“研學+”整合碧水灣寫生基地、文斗河果蔬園、德利絲業絲綢文化館等資源,打造“一日讀懂匡河”的精品研學線路。
其中,德利絲業推出的親子養蠶、古法繅絲體驗項目,幫助蠶農戶均增收3000元,實現了文化傳承與經濟發展的雙贏。
“三區并進”
構建協同發展的新格局
在羅田縣石橋鋪至花屋河公路改建工程施工現場,機械轟鳴聲不絕于耳,運輸車輛往來穿梭,施工人員各司其職,全力投入到緊張的建設工作中。
據了解,該公路改建工程路線起于匡河鎮石橋鋪村,途經響水巖村、蘄陽村,與英山交界,路面結構采用雙基層瀝青混凝土路面,質量標準高、施工要求嚴。
這條公路的改建,承載著當地群眾對便捷交通的期盼,也將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
趙學說,以石橋鋪互通為發展引擎,力爭在3至5年內實現油茶年產值1.5億元,建成跨區域產業協作樞紐,成功創建鄂東鄉村振興示范鎮。
面向未來,匡河鎮科學劃定三大發展區域,實施“三區并進”戰略。石橋鋪片區憑借高速互通優勢,全力建設“鄂東油茶產業園”,聯動文家坊非遺美食街、響水巖肉牛基地,構建跨縣域產業協作平臺;匡河片區以318國道為軸線,開展“拆五小、清雜亂、通水系”整治行動,著力打造羅田形象南大門;古廟河片區加快建設庫區污水管網,積極探索“生態保護 - 綠色產業 - 文旅開發”協同發展模式,筑牢白蓮河生態屏障。
匡河,這座千年古鎮正以生態為底色、以產業為支撐、以文化為靈魂,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大步邁進,向著鄂東生態經濟帶上的閃亮支點奮勇前行 。
策劃:朱勝剛、顏紅勝、王焱堯
執行:陳欽、李格娟、胡小軍
采寫:黃碧梧、丁曉琴、王書穎
出品:中共羅田縣委宣傳部、羅田縣融媒體中心、荊楚網(湖北日報網)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