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 田城 通訊員 張奮健、陳珂)7月3日,記者從陽新縣木港鎮政府獲悉,該鎮將持續深推基層黨組織建設,致力于打造堅強的基層黨組織堡壘和作風過硬的干部隊伍,以黨建引領全鎮各項工作的開展,建功支點,推動該鎮高質量發展,為陽新縣奮進全國百強縣貢獻鎮域力量。
木港鎮隆重表揚先進黨組織和個人。 通訊員 供圖
26個村“兩委”班子得到配強
“組織強,一強百強。”7月3日,木港鎮黨委書記吳力說,鄉鎮全域發展,每一個村都不能掉隊。"要讓每個支部都成為攻難關、促發展的戰斗堡壘,讓黨員在鄉村振興一線打頭陣、當先鋒!"
為了抓隊伍強筋骨,從去年開始,木港鎮黨委持續抓“農村黨支部星級創評”工作,開展“黨員示范崗”創建活動,充分發揮紅旗型黨組織示范引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設立了158個黨員示范崗,打造了26個“灣組示范區”,評定出10個五星級黨支部、9個四星級黨支部、9個三星級黨支部、2個二星級黨支部、4個一星級黨支部。
此外還對全鎮26個村“兩委”班子逐一調研,逐一配齊配強班子,調整了22個村干部,任免了5位村支書,儲備了84名后備干部。
這幾年,陽新縣委縣政府深推“五個一”農業特色主導產業,堅持綠色發展思路。
在全縣一盤棋思路下,木港鎮黨委緊盯縣委“五個一”特色主導產業和茶葉等八大重點農村產業鏈,“宜農則農、宜果則果、宜漁則漁”,充分挖掘鎮內資源,積極推動鎮內農業產業發展,著力構建“一村一品、一鎮一業”產業振興格局。
木港鎮西垅村草莓基地。 通訊員 供圖
26個村級堡壘統一發力,一年時間中,新發展蔬菜大棚17個,新增瓜果種植面積1320畝、中藥材763畝、茶園面積800畝,提檔升級果園面積610畝;
存欄生豬22440頭、羊2912頭、牛1084頭,存籠家禽36.7萬羽;新發展稻蝦鱔綜合種養450畝,發展桂魚200畝,鱸魚230畝,水產養殖面積總計2.87萬畝。
在賀洞村,白茶基地已達1000畝規模,制茶車間建設即將上馬,推進茶葉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產業鏈建設;
塘畔村引進螞蟥養殖項目,占地面積55畝,投入資金400余萬,新建養殖大棚42個并投入使用。
把黨支部安在產業鏈上
農特產業全面開花,工商業也同步發力。
2024年,木港鎮3家規上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1.25億元;2家限上商貿業累計完成商貿業零售額1100萬元。
2024年,入庫9個項目,完成固定資產投資額7.14億元;完成工業進規企業一家。
木港鎮鎮長楊加兵說,為了推動項目早落地早達產,木港鎮黨委要求全鎮上下發揚“店小二”精神和“釘子精神”,把支部安在項目上,一切向著項目看,一切圍繞項目轉,掛圖作戰,跟班服務。
2024年,為解決重點企業招工難,累計輸送工人350名;還貼心為脫貧勞動力送來“技能包”,培訓合格用工人員472名;
新增靈活就業人員社保補貼32人,新增創業60家、帶動就業468人,發放返鄉農民工創業補貼4萬元;
“組織的戰斗力上線就是發展的上線,打鐵更需自身硬,木港鎮正不斷錘煉干部的工作作風,提升干事創業的本領,決不允許‘一問三不知’的干部上崗!”吳力表示。
為了讓基層干部依法行政,持續推進法治政府建設,木港鎮黨委班子帶頭學習各項法律法規,并深化法制宣傳;
為了強化責任擔當,轉職能、提效能,確保決策部署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木港鎮完善了工作考核、監督、問責機制,讓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認知蔚然成風。
為了著力解決黨員干部不擔當、不作為、亂作為問題,該鎮提出以“嚴的基調、嚴的措施、嚴的氛圍”持續改進工作作風,推動基層減負,加大執紀問責,發揚自我革命精神,全面提升工作效能。
在鎮村兩級黨組織的全面督導下,木港鎮夯實了發展的基礎,通村公路拓寬了,刷黑了;排水工程實施了,街道兩旁設施全面升級,群眾生產生活和出行條件改善了。
坑塘改造項目全部啟動,將有效增加耕地面積1300余畝;木港鎮景觀提升項目完成初步設計和項目概算;養老綜合體項目、自來水廠、水利工程項目全面開工。
木港鎮印墩亭,已有300多年歷史。 通訊員 供圖
“黨建做實了就是生產力”
“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的是干部。”
“鄉村富不富,要靠黨支部?!?/p>
木港村黨支部書記柯善長介紹,該村把11個村民小組劃分為11個黨員責任區,更好的傾聽民意,并解決群眾訴求。
這個村推行了“黨建+小組”模式,村小組的事小組黨員管,群眾的“貼心人”就在群眾身邊。
這個村通過“民生議事廳”收集群眾急難愁盼和重點關注的民生問題,已投入各類資金48萬,新建溝渠400米、機耕路280米、硬化廣場580余平方米、水井一口、河堤整治53米。
柯善長說,黨建做細了就是凝聚力——
從"民生議事廳"里的民主協商,到網格黨員風雨無阻的為民奔走,黨組織與群眾的心越貼越近,群眾對村黨組織的信任度越來越高。
“黨建工作是推動各項事業發展的重要保障,容不得半點馬虎和懈怠。 ”該鎮干部袁心茹說,在基層,只有將黨的最新理論政策與實際工作相結合,才能確保與時俱進。
“要在工作中錘煉本領、增長才干,把群眾的冷暖記在心頭,才能在各自崗位上發光發熱,找到自己的人生價值。”優秀黨員代表羅啟說,“作為扎根農村的黨員,深知腳下土地的分量。多往田間地頭走一走,聽一聽老鄉們的家常話,參與村莊建設時多想一想長遠發展,就能讓惠民政策更好落地生根?!?/p>
一列高鐵飛速穿過木港鎮賀洞村牛湖景區。 通訊員 供圖
“只有讓黨旗飄在一線、黨員干在前頭,才能在鄉村振興、環境整治、和美鄉村建設重點工作中取得突破。”村干部李海敏說。
近幾年,木港鎮將黨員干部聚在致富項目中,攏在各項民生事業里,讓黨組織真正成為引領發展的"定盤星"。
從一片片雜草叢生的荒山變成滿山搖曳“致富葉”,掛滿“致富果”的“金山銀山”;從雜亂不堪污水橫流的“鄉旮旯”變成宜居宜業的美麗家園;從門可羅雀的荒廢廠房變成機聲嗡鳴生機勃勃的企業……
昔日荒山上種滿了致富的白茶。 通訊員 供圖
木港鎮的每一次蝶變足跡,都鐫刻著黨建引領的力度。
山鄉巨變,初心如磐。
巍巍群山見證著木港鎮這片紅色熱土上那面永不褪色的旗幟,匯聚起鄉村振興的磅礴力量。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