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特別是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從深化新時代思政課改革創新的重要意義和總體要求,完善思政課課程教材體系,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加強黨對思政課建設的領導等五個方面對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作出了頂層設計與整體規劃,這對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解決好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具有重大指導意義。
精準定位:整體規劃思政課課程目標
《意見》第二部分專門就完善思政課課程教材體系提出了四點要求,其中第一點“整體規劃思政課課程目標”最為重要,這是因為,目標就是方向,目標就是旗幟,它決定內容、手段與方法。《意見》指出,“在大中小學循序漸進、螺旋上升地開設思政課,引導學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深刻揭示了思政課教學的科學性與規律性,并著力把思政課改革創新建立在尊重規律的基礎上。人的認識是一個在實踐中循序漸進、螺旋式上升的過程,遵循人的認識發展規律,適應大中小學不同階段的思政課課程,要求不同階段的思政課課程應當有不同的目標要求和各自定位。
為此,《意見》進一步對大學、中學、小學的思政課課程目標給出了不同要求和精準定位。《意見》指出,“大學階段重在增強使命擔當,引導學生矢志不渝聽黨話跟黨走,爭做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高中階段重在提升政治素養,引導學生衷心擁護黨的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形成做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政治認同。初中階段重在打牢思想基礎,引導學生把黨、祖國、人民裝在心中,強化做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思想意識。小學階段重在啟蒙道德情感,引導學生形成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愛人民、愛集體的情感,具有做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美好愿望。”這就從適應學生身心發育的不同階段特點,順應學生思想認識的發展規律的高度,對大學、中學、小學的思政課目標做出了精準定位,使思政課課程目標更加科學,各階段銜接更加緊密。
循序漸進:“螺旋上升”蹄疾步穩 培養時代新人
《意見》分四個階段進行整體規劃,提出了大學階段重在增強使命擔當、高中階段重在提升政治素養、初中階段重在打牢思想基礎、小學階段重在啟蒙道德情感這一具有針對性、階段性的思政課工作方向。從小學、初中、高中到大學階段的思政課課程目標,各不相同,但環環相扣、循序漸進、層層遞進,呈螺旋式上升狀態,在遵循規律中,一步一個腳印、蹄疾步穩地不斷升華,不斷接近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的目標。這就為完善思政課課程教材體系,以科學、規范、系統的教材體系支撐并推動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意義重大而深遠,并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
大學思政課重在增強使命擔當。大學階段是青年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確立的關鍵時期,要立德樹人,培養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大學思政課就必須以大胸懷、大境界、大格局、大情懷、大視野、大擔當給學生指點迷津,做好價值引領,堅定政治信仰,增強學生使命擔當,引領人生航向。高中思政課重在提升政治素養。高中階段就是培養學生基本政治素養的階段。因此,高中思政課課程要用生活中鮮活的事實、生動的實踐、感人的事跡、輝煌的變化引導學生擁護黨的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引領學生在深切體驗和切實感受改革開放歷史巨變的基礎上,形成對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政治認同。初中思政課重在打牢思想基礎。初中階段,思政課屬于積累知識、吸收營養、涵養政治情愫的階段。因此,初中思政課要以有愛、有情、有義、有美的人文情懷,讓學生把黨、祖國、人民裝在心中,傳遞對黨、對祖國、對人民的樸素情愫,強化學生做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思想意識。小學思政課重在啟蒙道德情感。愛是最好的教育,教育本身是一種春風化雨,是一種陽光普照。小學思政課要以滿腔的愛,進行道德情感的啟蒙,以強烈的人文情懷,點燃學生的家國情懷,引導學生形成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愛人民、愛集體的情感。
(作者系陜西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西安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