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訊(記者王兵、通訊員李歡)一塊制作精美的服務項目指示牌,立在英山縣石頭咀鎮水口村黨群服務中心門前,上面列出31個機構及其服務項目。“這些內容,對應著一個多月前掛在墻上的31塊標識牌。”10月12日,該村黨支部書記付詩堯說,原來掛在墻上的各種制度匾牌也被取下,相關內容制成A4大小的塑封活頁冊,放在辦事大廳桌上供群眾翻閱,滿是釘孔的墻面已修補粉刷一新。
9月,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啟動,黃岡將清理規范村級活動場所掛牌列為立行立改項目,由市委組織部領銜辦理。截至10月15日,全市已清理村違規掛牌3.2萬多塊,村均減少7.8塊,最多的團風縣團風鎮上寨村減少掛牌94塊。“以前,很多上級部門要求村里掛牌、制度上墻,否則考核時扣分。”團風縣總路咀鎮鎮長易峰介紹,一個2000來人的村,一年制作各種牌匾要花上萬元,“有時墻上掛不下,就買來一種拉桿式懸掛裝置。哪個部門來檢查,就把相應牌子掛上。”他對清理規范工作點贊:“現在牌子少了,墻上看上去很清爽。”
在清理規范過程中,黃岡市鼓勵務實創新,既減輕基層負擔,又方便群眾辦事。按規定,村級活動場所除主入口掛村黨組織、村委會等5塊牌子外,服務大廳和辦公室可選掛綜治中心、民兵連、文化室等標牌。實踐中發現,即便是選掛,牌子依然不少。有些標牌、制度匾牌取消后,群眾辦事、了解政策有些不便。英山、團風等地借鑒物業公司、銀行等服務部門經驗,探索“一塊指示牌標識所有機構和服務項目”“制度政策上活頁冊”等做法,最大程度減少掛牌,降低村務支出,同時保證群眾辦事需求。
為切斷村級掛牌的形式主義源頭,黃岡市規定:各級部門不得把是否掛牌、制度是否上墻等作為考核村級工作的依據。確有掛牌需求的,須經縣級黨委組織部同意。“這給我們立了一道‘擋風墻’。”英山縣溫泉鎮斗米畈村村委會主任李立志說,他們大膽取下近30塊掛牌,空出來的墻面用于展示黨和新中國基礎知識、廉政格言、健康常識等。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