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9月,習近平主席出席聯合國發展峰會,峰會通過了《變革我們的世界——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開啟了全球可持續發展事業的新紀元。4年后的今天,首屆可持續發展論壇在北京召開,中國交出了一份《中國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進展報告(2019)》的成績單,精準脫貧、創新發展、鄉村振興、“一帶一路”……4年來中國在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的成就可圈可點,生動彰顯了中國在可持續發展征程中譜寫的輝煌篇章,集中展現了中國對世界可持續發展作出的積極貢獻。
這份驕人的成績單來之不易,是無數奮斗者砥礪奮進的辛勤成果,也是所有追夢人努力奔跑的心血結晶。應對氣候變化是世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任務。2012年以來,中國每年完成營造林近7萬平方公里,治理沙化土地3萬多平方公里,2000年至2017年,全球新增綠化面積有四分之一來自中國,這組數據從微觀上來看,是一個個塞罕壩造林人、八步沙“六老漢”造林人愚公移山般的精神和情懷,從宏觀上來看則是中國大力推動綠色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實踐成果。
再看中國如何應對發展不平等的世界難題。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領導下,中國大力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廣泛動員全社會的力量關心幫助貧困人口,一大批駐村工作隊從五湖四海下沉到最基層、最貧困的鄉村參與扶貧攻堅戰,創造出產業扶貧、醫療扶貧、教育扶貧、人才扶貧、旅游扶貧、交通扶貧等一系列扶貧新模式,成效十分顯著,僅從2015年底至2018年底三年時間,我國農村貧困人口就從5575萬人減少至1660萬人,被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稱贊為“中國是為全球減貧作出最大貢獻的國家”。
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腳更長的路,中國今天所取得的可持續發展成就是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廣大中國人民干出來的,中國道路、中國經驗、中國模式所取得的實踐成果有目共睹,這也是全世界促進可持續發展的寶貴經驗財富。
正如菲律賓國家減貧委員會秘書長黎薩·馬薩所說,中國有句古話“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菲方期待全方位地向中方學習減貧經驗,加強交流合作。這番話反映出了一些國家渴望學習中國發展經驗和治理模式,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的普遍愿望。中國舉辦世界可持續發展論壇,就是要講好中國的可持續發展故事,更好地承擔好我們的大國責任,讓更多渴望像中國一樣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國家可資借鑒、有所啟發,這也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客觀要求。
(作者:本報評論員)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