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31日,由鄂城區委宣傳部主辦,區文聯、區教育局、區文旅局承辦,區融媒體中心、武昌學校、湖北省京劇二團協辦的鄂城區第二屆“梨園蓓蕾”戲曲大賽在武昌學校報告廳舉行。
活動現場
比賽現場,來自全區各中小學校的25支參賽隊伍,近300名“小戲骨”同臺競技,參賽戲種包括京劇、黃梅戲等,《穆桂英掛帥》《女駙馬》《賣水》等經典戲曲名段被“小戲骨”們演繹得惟妙惟肖,學生們在演繹中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與深度。
在知識問答環節,現場氣氛熱烈而緊張。坐在觀眾席的“小戲骨”們全神貫注,面對主持人提出的各種戲曲知識問題,他們或迅速作答,展現出扎實的功底;或略作思考,眼神中透露出對戲曲知識的渴望與探索,為大賽增添了別樣的精彩與活力。
知識問答
經過激烈角逐,由市實驗小學選送的曲目《軍民魚水情》榮獲一等獎,新民街小學選送曲目《俏花旦》、武昌學校選送曲目《叮咯嚨咚嗆》、明塘小學選送曲目《梨園薈萃 古韻新聲》、樓下小學選送曲目《梨園春》榮獲二等獎,華山小學選送曲目《報花名》、吳都小學選送曲目《國粹芳華》、塘角頭小學選送曲目《柜中緣》、司徒小學選送曲目《紅色經典永流傳》、虹橋小學選送曲目《木蘭從軍》、官柳小學選送曲目《梨園芳華》、南塔小學選送曲目《木蘭從軍》榮獲三等獎,其他參賽隊伍分別榮獲優秀獎。
評委李家發說:“這次大賽節目層次比較高,小演員們在舞臺上表現得天真又活潑,所扮演的角色非常到位。作為評委,能欣賞到這樣一場高水平大賽感到非常欣慰!”
“我爺爺喜歡唱戲,我姑姑喜歡唱戲,我也喜歡唱戲,我明年還來參賽!”武昌學校的學生張愷毅意猶未盡地說。
大合影
弘揚民族文化,傳承戲曲藝術,培育戲曲人才,堅定文化自信!此次比賽借助戲曲這一國粹藝術,強化青少年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與自豪,為樹立文化自信與文化自覺奠定了堅實基礎。下一步,鄂城區將持續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校園里廣泛普及與深入傳播,全面提升學生的藝術修養與文化素質,為培養新時代的文化傳承者與接班人貢獻力量。
觀眾
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呂小軍,區委常委、區委宣傳部部長夏雙文,副區長何建萍等領導觀看比賽。
頒獎
一等獎
二等獎
三等獎
優秀獎
活動掠影
后臺化妝
后臺化妝
《梨花頌》(京劇)
《戲韻芳華》(戲曲聯唱)
《誰說女子不如男》(豫劇)
《叮咯嚨咚嗆》(多劇種)
《柜中緣》(豫劇)
《穆桂英掛帥》(京劇)
《對花》(黃梅戲)
《國粹芳華》(京劇)
《要學那泰山頂上一青松》(現代樣板戲)
《梨園春》(京劇)
《木蘭從軍》(豫劇)
《賣水》(京劇)
《軍民魚水情》(現代京劇)
《梨園薈萃古韻新聲》(戲曲聯唱)
《報花名》(楚劇)
《誰說女子不如男》(豫劇)
《梨園芳華》(京劇)
《紅色經典永流傳》(京劇)
《花木蘭》(豫劇)
《都有一顆紅亮的心》(京劇)
《女駙馬》(黃梅戲)
《俏花旦》(京劇)
《誰料皇榜中狀元》(黃梅戲)
《對花》《女駙馬》(黃梅戲連唱)
《三家店》(京劇)
評委席
評委點評
評委點評
評委點評
戲曲伴奏
知識問答
知識問答
觀眾
觀眾
文字 | 張心怡
圖片 | 吳盈珊 張心怡 戴 揚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