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 阮瓊 通訊員 吳曉波)6月11日,農歷五月十六,黃石市西塞山腳下道士洑村鼓樂喧天、人潮涌動。一年一度的西塞神舟會壓軸大戲啟幕——神舟巡游。這場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以最鮮活的姿態展現傳統民俗魅力。
西塞神舟會歷時40天,主要活動有扎制神舟(龍舟)、禳災祛疫、搭臺唱戲、巡游送福、神舟登江等。每年農歷四月初八起,扎船師傅會帶著徒弟扎制船體。船體為龍形舟船,長7米、寬2米、高約5米,船上樓臺亭榭,宏偉精美。農歷五月初五,制作完成的龍形舟船將會進行點光儀式。龍舟經由點化,才可稱為“神舟”。農歷五月十五至五月十八,為神舟會正式會期。
“來西塞山看神舟會咯!”隨著清脆的銅鑼響徹道士洑村,非遺傳承人身著傳統服飾,高聲吆喝起來。話音未落,神舟宮朱紅大門緩緩開啟,一場承載著祈福安康的神舟巡游正式拉開帷幕。
16名青年壯漢,抬著神舟從神舟宮出發,沿道士洑村蜿蜒巡行,最終返回神舟宮,前來觀禮的游客跟隨神舟開始巡游,來自武漢大學的博士生,在現場游玩說到:“這場充滿古韻的民俗巡游帶給她前所未有的新奇感與深刻的心靈觸動?!?/p>
沿途為增強游客參與感,今年特別設置茶米結緣,游客可在巡游途中領取“茶米”供游客沉浸式體驗這場非遺文化的魅力。其中一位阿姨說:“與往年觀禮不同,這次能親身體驗文化祈?;顒?,感覺格外有意義,是種全新的體驗?!?/p>
從神舟巡游到民俗體驗,西塞神舟會以活態傳承的方式讓傳統文化破圈。而活動背后,更蘊含著屬地政府西塞工業園區河口鎮推動文化賦能經濟的深層考量,讓文化流量真正轉化為經濟增量。
鼓點漸密,神舟回宮,但村里的熱鬧仍在繼續。一名村民感慨:“我們撒一把茶米在神舟上,是祖輩人傳下來的講究,盼著來年風調雨順、村鄰平安,大伙兒都熱切盼望著送神舟入江的那天呢!”
2006年6月2日,在我國首個“非物質文化遺產日”來臨之際,“西塞神舟會”與秭歸屈原故里端午習俗、汨羅江畔端午習俗、蘇州端午習俗一起,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今年農歷五月十八(6月13日)神舟將再次啟程,完成入江儀式。屆時,神舟將載著村民的祈愿,穿越千年的波濤,再一次駛入江中,為整個神舟會畫上圓滿的句點。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