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章琪)“自從你們檢察官來了后,飲水機定期有人來清潔,水質報告也貼上去了,我們也可以放心喝水了。”近日,黃梅縣檢察院對轄區某小區現制現售飲水機整改情況進行“回頭看”,正在接水的居民王大姐對檢察干警熱情地說道。
2024年5月,黃梅縣檢察院公益訴訟檢察干警收到一條群眾線索,稱小區內現制現售飲水機衛生環境較差,且未公示水質報告,存在飲水安全隱患。
隨后,檢察干警隨機抽查了4個小區的現制現售飲水機,經調查發現,這些現制現售飲水機存在未對營業執照、設備衛生許可批準文件、水質檢測情況進行公示等問題,并且也無定期清洗、消毒、維護及巡查記錄,居民飲水安全存在較大隱患。并且部分飲水機上標有“弱堿水”等標識標語,存在誤導消費者的情況。
同時,檢察干警還發現飲水機經營者與物業公司按照普通居民生活用水標準結算水費。依據相關法律規定,用水類別多樣的用戶應當對不同類別用水分表計量。未分表計量的,由供用水雙方協商各類用水比例,分別執行對應價格。
“小區現制現售飲水機未按特種行業用水標準繳費造成了國有資產的流失,同時尾水未回收也造成了水資源的浪費。”承辦檢察官表示。
為守護公共利益,2024年6月,黃梅縣檢察院與相關行政機關就現制現售飲水機系列問題進行磋商,相關行政機關表示將加強監管,督促現制現售飲水機經營者規范經營、按規繳費。
會后,相關行政機關迅速制定整改方案,組織專業人員對全縣25個物業小區26臺現制現售飲水機進行專項查勘,發現普遍存在上述問題,遂立即要求所有飲水機暫停使用,經相關主管部門檢測水質達標后再恢復使用,確保居民的飲水安全。
同年7月,相關行政機關回復稱,26臺設備將按照設備的計量標準,以特種用水收取水費標準繳納水費;并已將尾水回收利用,用于灌溉小區綠化帶,提高水資源利用率。
隨后,檢察干警對相關小區現制現售飲水機進行“回頭看”,發現小區內的現制現售飲水機對營業執照、水質檢測報告等信息進行了公示,水質檢測均顯示合格,“弱堿水”等相關廣告標識已去除,但前期水費差額仍未補繳。在檢察機關的持續跟進監督下,相關小區現制現售飲水機特種性質水費補繳完畢。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