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熊卜宇)近日,紅安縣農業農村局農業綜合執法大隊執法人員巡查發現某養殖企業調運生豬沒有加施畜禽標識,存在證物不符違規情況。與以往的"以罰代管"不同,執法人員現場開展"說理式執法",詳細解讀《動物防疫法》相關條款,幫助企業分析違規后果和風險。在確認檢測結果為陰性且符合補檢條件后,執法大隊主動協調產地官方獸醫完成補檢手續。
相關負責人介紹,這種將普法宣傳與柔性執法有機結合的模式,既筑牢了畜禽產品質量安全防線,又有效降低了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實現了監管效能與營商環境的雙提升。
對符合條件的企業,執法人員通過下發《責令整改通知書》替代罰單,一對一指導企業限期整改,使企業避免了因輕微違法行為行政處罰帶來的信用和社會不良影響。
某大型養殖企業負責人吳某說:“因疏忽大意沒有及時更新畜禽養殖檔案導致不能出具動物檢疫證明,本以為一定會罰款,沒有想到農業執法人員及時耐心指導我們整改,還囑咐產地監管人員以后要及時發現及時督促整改,這樣的監管讓我們心服口服,也說明集團當初選擇來紅安投資是明智的選擇”。同時為避免“一放了之”,建立“免罰不免責”后續常態監管機制,通過“雙隨機”抽查、飛行檢查、年度抽檢、信用記錄等方式加強監管。
據介紹,針對企業因對法律法規不熟悉導致的非主觀輕微違法問題,紅安縣農業綜合執法大隊梳理形成《涉企首違免罰輕微行為清單》,明確首次違法、情節輕微、及時整改等適用條件,覆蓋農業綜合執法領域高頻事項。通過“清單化管理”,既避免執法隨意性,又對企業明確包容與必罰的邊界。
紅安縣農業綜合執法大隊負責人表示,“首違免罰”不是放松監管,而是通過服務型執法降低企業制度性成本。下一步農業綜合執法將大力開展作風建設,持續深入落實優化農業領域法治化營商環境,持續探索柔性執法方法,彰顯農業執法懲教結合、法理相容的監管理念,進一步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努力打造良好的涉農營商環境激發市場活力。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