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劉佳 余立飛 石紅兵)1月28日,除夕。晚上7點,夜幕降臨,黃石市武漢路被燈火裝點,露出新春的喜意。萬家團圓的日子里,街上略顯冷清。
而在黃石市中心醫院內,1號手術室的無影燈下,一場顯微鏡下開顱顱內動脈瘤夾閉術正在緊張進行中。
“患者是下午3點多送來的,情況比較緊急。這個手術屬于神經外科四級手術,是神經外科級別最高的手術之一,我們非常重視,十余名醫護人員堅守在崗位上。”手術麻醉科主任賀桂文告訴筆者,不含這一臺手術,除夕當天該院已經進行了10臺急診手術和3臺平診手術。
“我和妻子都是醫生,除夕夜全家人很難團聚。”賀桂文是黃岡市團風縣人,由于特殊的工作性質,已經好幾年沒回老家過年了。
剛剛運送了一批醫療設備的手術室護士長葉婷匆忙回到值班室。她從當天中午12點上班,一直忙到現在都來不及吃晚飯。今年42歲的葉婷已在醫療一線工作19年,在她的記憶里,除夕夜能回家吃團年飯、看春晚直播的年頭屈指可數。“我們科室越是過年過節越忙,春節前一個禮拜,急診手術量就是平時的三四倍。不少同事由于家住得遠,經常會在值班室將就一晚。”葉婷說。
“血壓正常、血氧正常、心率正常……”晚上8點多,筆者來到市中心醫院重癥醫學科(ICU)病區。在被稱為“生命最后一道防線”的ICU,春節更意味著堅守與忙碌、責任與使命。
換上防護服,筆者跟隨重癥醫學科主任馮輝斌的腳步,來到一個獨立病床旁。一位病人正靜靜地躺在病床上,身上插滿管子,床旁環繞著精密的監測設備,屏幕上的數據持續波動。“患者才30歲出頭,是前幾天患暴發性心肌炎住進來的。”馮輝斌仔細檢查了患者的各項指標,告訴記者患者剛來時情況非常差,經過連日治療,病情終于在除夕這天穩定下來。
“對于重癥患者來說,有時候黃金救治時間非常短,就那么幾分鐘。這次又從死神手中搶回一條年輕的生命,這就是大家堅守工作的意義!”馮輝斌說,春節也是ICU壓力最大的時候,僅除夕當天,該科室新收治3名危重病人,包含腦干出血、重癥感染、中毒等病例。
據了解,春節期間,黃石市中心醫院準備了充分的人力物力應對各類突發事件。針對突發事件和外院患者,該院成立了由10名資深醫生、護士組成的ECMO(體外膜肺氧合)分隊,24小時待命,隨叫隨到。
晚上9點多,筆者來到此行的最后一站,也是該院的“前沿陣地”——急診科。
“李醫生,今年除夕又是您值班。”步入燈火通明的急診室,筆者認出一位老朋友。
眼前忙碌的身影是該院急診科副主任醫師李彬,他連續幾年除夕夜奮戰在急診室。
“止痛藥不要當飯吃啊,痛得厲害再吃,一顆間隔8小時。”一名患者已走出急診室很遠,李彬從急診室沖出去再三叮囑她。“還想吐嗎?”“肚子還痛不痛?”“藥怎么打這么慢?”……隨著就診高峰的到來,急診室內醫護人員更加忙碌起來。他們來回巡視患者、配制藥液、抽血、輸液等,腳下的步伐不自覺加快了許多。
晚上10點,急診科的患者少了些,科室內逐漸安靜下來。“不好意思啊,我們急診科確實太忙了。”李彬告訴筆者,春節前后,因飲食不當、過度飲酒、意外受傷等情況,前來就診的患者明顯增多,尤其是消化道疾病和心腦血管疾病,除夕當天已經收治了七八十名患者,科室安排了充足的醫護人員,全力保障急救工作順利進行,“急診科的年夜飯和平時一樣,需要抽空輪流去吃。這里的每一秒都至關重要。”
“除夕不在家過年,會有遺憾嗎?”筆者問道。
“遺憾肯定有一點,但是我們既然選擇了這份職業,在這個闔家歡樂的時刻,就更要堅守下去。”李彬說。這時,門外救護車的鳴笛聲響起,李彬和同事們又將迎來新的挑戰。
夜深了,蛇年春晚在《難忘今宵》的歌聲中落幕。堅守在醫院的白衣天使們,為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又“守了一歲”。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