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輿情數據分析師 張婉玉
2025年2月27日,荊楚網(湖北日報網)、楚天輿情數據研究院發布“2024年度湖北城市傳播力十佳區縣”榜單,前十區縣分別為嘉魚縣、仙桃市、天門市、潛江市、丹江口市、利川市、恩施市、咸安區、紅安縣、云夢縣;傳播力優秀區縣為鄖西縣、棗陽市、來鳳縣、大悟縣、鄂城區。
2024年,上榜區縣不斷挖掘城市核心價值和獨特魅力,通過活動策劃,創新宣傳手段與方式,讓城鄉蝶變的宣傳報道有故事、有溫度,更有煙火氣,城市形象傳播出圈出彩。荊楚網(湖北日報網)、楚天輿情數據研究院根據各縣區全年基礎網絡知名度、網絡傳播指數、社會生活網絡指數三大一級指標,十五項二級指標,二十三項三級指標,對縣區全年綜合形象進行排名,數據來源于荊楚網及第三方大數據傳播指數系統自動抓取。
主流媒體全年信息量
微博話題年度閱讀量榜單
微信文章年度閱讀量榜單
從媒體報道情況來看,央媒省媒多角度聚焦湖北區縣的創新實踐與取得成就。其中,仙桃、天門、潛江、丹江口等地媒體報道數量超10萬條,嘉魚、利川、恩施、紅安、云夢、棗陽等地媒體報道數量超5萬條,唱響湖北區縣高質量發展主旋律。
從微博平臺熱門話題來看,相關內容涵蓋歷史文化、典型人物、民生保障、教育等多個領域,充分弘揚社會正能量,營造積極向上的社會輿論氛圍。
在微信平臺,涉領導調研、政策發布、人物事跡、旅游推介等內容獲得高度關注,多篇文章瀏覽量突破10萬,全面展現湖北區縣發展面貌,增強民眾對地方事務的關注和參與,有效促進政民之間溝通互動。
找準關鍵點 錨定發力點
加強媒體合作筑牢宣傳“支撐點”。依托權威媒體廣泛的傳播渠道和龐大的受眾群體,區縣的政策解讀、工作動態、文化活動等信息得以突破地域限制,引發更多輿論關注。潛江市積極邀請各媒體記者采訪報道,全年在主流媒體發稿數量大幅提升,精品稿件重磅頻出。其中,人民日報頭版報道潛江小龍蝦產業鏈1次;中央廣電總臺31次報道潛江;新華社推出各類報道20條;湖北日報頭版頭條1條、頭版10條,“潛江觀察”專版12個,“打造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排頭兵”專版1個;湖北廣電臺單條電視聯播21條。在低溫雨雪冰凍天氣期間,嘉魚縣委宣傳部組織的稿件《停業一天,免費送了180份盒飯》經由湖北日報微信公眾號首發,被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中國日報微信公眾號、人民網微信公眾號、光明日報微信公眾號等多家中央媒體轉發,閱讀量達100萬以上。
積極主動謀劃找準傳播“關鍵點”。一方面,各區縣結合當地重要會議、重大活動和熱點問題,全面深入做好重大主題宣傳。2024年10月19日,中央電視臺《東方時空》欄目連線直播嘉魚不夜城景區的夜游經濟;11月,圍繞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北重要講話精神,嘉魚在央媒發布《蔬菜長廊拓寬鄉村振興之路》《這座從〈詩經〉中走來的古城,現在怎么樣了?》《菜農葉祥松的三次轉變》等近20條重磅報道。另一方面,節日、紀念日等自帶話題熱度,各區縣緊扣重要節點開展多形式宣傳活動。鄂城區在春節、元宵節、婦女節、學雷鋒紀念日、國家博物館日、農民豐收節、二十四節氣等節點相應策劃具有代表性的宣傳作品,全年推出《“三新三強”打擂臺、厚筑全市“壓艙石”》《澎湃新動能》《基層治理十佳典型》等28個主題宣傳報道,全方位展現城鄉面貌加速蝶變、群眾幸福指數顯著提升的鄂城。在教師節推出的《那些年,老師的經典語錄》,視頻全網播放量超500萬。
擁抱AI新技術錨定創新“發力點”。AI技術深度融入新聞宣傳領域,為媒體融合發展提供了內容創新的強勁動力,不少地區運用AI技術推出系列互動性更強、感染力更深的融媒產品。例如,云夢縣深挖文物背后的人物故事,運用頭骨圖像復原技術還原云夢睡虎地墓主人“喜”,并借助AI人工智能技術,讓“喜”擔任新媒體主持人,講述云夢文物文化故事,讓簡牘文化“活”起來,系列報道《喜現身為您講解云夢睡虎地秦簡》收獲10萬+點擊率。鄂城融媒推出AI虛擬主播“吳33”,播報《2025年度鄂城區民生實事征集》等新聞,增強政策宣傳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同時,各區縣在傳播方式上不斷探索,打造出兼具創意與活力的直播模式,推動媒體融合走深走實。潛江市開展各類直播近60場,全網總觀看量超過1.5億人次。各地充分發揮媒體融合工作質效,用移動化、可視化的光影畫卷,記錄下荊楚特色的人間煙火和幸福景象,為區縣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與動力。
年度形象:聚焦城鄉溫度 彰顯發展活力
有溫度,更有煙火氣,有文化底蘊,更有生機活力,是湖北城市傳播力十佳區縣的年度網絡形象。
主流輿論點贊刷新發展高度。2024年8月,在第二個全國生態日來臨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回信勉勵十堰丹江口庫區的環保志愿者。央視新聞、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國新聞網、荊楚網等媒體發布多篇原創報道,深度解讀總書記回信的背景和重要意義,聚焦社會各界對總書記回信的反響,多角度挖掘志愿者們接力守水護水的故事,展現“千湖之省”守護好一江清水的使命擔當。2024年11月4日至6日,習近平總書記先后來到孝感云夢縣、咸寧嘉魚縣等地調研。人民日報、新華社、央視新聞、光明網、求是網、國際在線、湖北日報、荊楚網等主流媒體聚焦相關動態,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展現總書記考察足跡,全面傳達考察指示精神,為輿論場提供權威解讀。各大融媒矩陣同步推送,多篇文章閱讀量10萬+,在網絡上引發廣泛關注與討論。
迎戰冰雪天氣彰顯區縣溫度。2024年2月,湖北大部分地區出現寒潮大風和大范圍低溫雨雪冰凍天氣。面對極端天氣的影響,各區縣以“雪”為令、聞“雪”而動,用行動戰冰斗雪。人民網《冰雪一線黨旗紅——湖北咸寧咸安萬余名黨員在一線戰冰雪》、央廣網《湖北大悟全力應對低溫雨雪冰凍災害 發放臨時救助資金49.9萬元》、中國新聞網《棗陽公安多措并舉戰風雪護民安》、湖北日報《冰雪無情,大悟有愛!大悟志愿者用愛心溫暖滯留高速司機》《鄖西統戰助力紓解蔬菜滯銷難題》、極目新聞《鏟雪除冰保道路暢通,紅安警方積極應對冰凍雨雪天氣》等文章,記錄了各地抗擊冰凍災害的有力舉措,增強公眾應對災害的信心和勇氣。嘉魚90后夫妻免費送盒飯、孝感“00后”大學生張楚陽用打工掙的錢買物資送給被困司機、仙桃村民用繩索吊籃為受困司乘送物資、仙桃“00后”民警關子文雪夜扛起9公斤氧氣瓶走6公里救人等事跡,更是感動眾多網友。這些善舉成為城市精神的生動寫照,在冬日中彰顯城市溫情。
文旅蓬勃發展拓寬經濟廣度。2024年,旅游市場強勁復蘇,消費活力持續釋放,各地深挖地方歷史文化資源,積極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不斷探索“旅游+”創新模式,打造出諸多文旅亮點和消費熱點。炎炎夏日,恩施、利川成游客避暑勝地,“涼爽”出圈。利川市文化和旅游局聯動各大景區舉辦“愛上利川·豈止涼快—2024川渝旅游體驗官走進利川”活動,獲省內外權威媒體爭相報道,引領“避暑經濟”新熱潮。國慶假期文旅“成績單”出爐,來鳳縣旅游綜合收入逾2億元,彰顯湖北區縣發展新動力。7月,天門市博物館“鳳歸故里—石家河文化精品展”盛大開幕,新華社、人民網、央廣網、中國網、湖北日報、楚天都市報、長江云等媒體進行報道,吸引網民前往天門市博物館參觀打卡。9月24日,第五屆中國(潛江)曹禺文化周在湖北省潛江市開幕,舞臺上重現四部曹禺代表作的經典片段,新華社、央視網、央廣網、中國新聞網、中國網等媒體進行報道。11月1日,咸安斧頭湖開啟捕魚季,中國新聞網、人民網、央視網、湖北日報等媒體發文關注,展現漁民喜獲豐收的場景。系列文章豐富了湖北區縣文旅品牌形象,為文旅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