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記者廖逢倩、王舒嫻 實習生李軒浩、張豫婉)“我是靠小本生意經營來維持生計的商販,建議政府在管理的同時也合理設置小本經營場所,讓我們有生存空間。”近日,東湖社區網友劉先生在《民生熱線》欄目對隨州流動攤販占道經營的管理工作提出了建議。(帖文鏈接:http://bbs.cnhubei.com/thread-4652882-1-1.html)7月25日,隨州市信訪局回復了該條帖文,稱隨州正在開展城市環境整治行動,在進行整治工作的同時,專門為商販設置了經營場所,一批新改造、新建和規劃的經營區正陸續投入使用。網友對該回復感到滿意。從“抓不法”到“倡合法”,政府和網友,一致給出了城市管理的最優解。
不管不行 流動攤販主動還路于民
“我自己就是隨州本地人,擺攤做點小本生意。我們這占道擺攤,會把路堵了,不管也不行,影響隨州市容。”7月25日,東湖社區網友劉先生在接受采訪時這樣告訴記者。據了解,劉先生是隨州洛陽鎮人,在隨州市東關小學附近擺攤售賣砧板等廚房用品。那里還聚集了一些賣菜的攤販,他們占道經營,造成道路擁堵。雖然他認為大家都是為了生計,但影響隨州市容,不管不行了。于是,就在東湖社區《民生熱線》欄目發帖對隨州城市管理工作提出建議。他也告訴記者,前段時間他擺攤的地方有城管執法,他已經收攤不做了,有時也會回去看看,“現在那里已經沒有占道經營的了”。他表示,不會再占道經營,對隨州市信訪局的回復感到滿意。另外,他也希望城管在執法過程中,能更多地引導攤販在規范場所內經營。
人文執法 為流動攤販“筑巢安家”
隨州市信訪局針對該網友提出的問題回復稱:多年來,占道經營、流動叫賣等違規經營行為造成了道路交通擁堵、經營秩序混亂、油煙噪音污染等一系列影響市容環境和居民生活品質的臟、亂、差問題,不但群眾反映十分強烈,而且也多次在全省城市管理檢查考評中處于落后水平。為此,市委、市政府決定從2019年3月起在全市開展城市環境整治行動,具體整治工作重點任務之一就是全面取締占道經營、出門出窗經營,規范城市經營秩序,還路于民,著力提升全市城鎮文明品質。
值得一提的是,在整治工作中,城管部門沒有簡單粗暴地執法,而是疏堵結合,管理的同時,合理設置各類經營場所,引攤入市,讓攤販“有家可歸”。
具體舉措一是加快推進建設市場。近年來,針對中心城區市場建設滯后、規劃布局不夠合理等問題,加大投入、科學規劃、加速建設,滿足人民群眾需求。目前,新改造的鹿鶴市場、東興市場、五眼橋市場和新建的烈山市場、涢水市場、蔣崗市場、水西門市場、南郊蔬菜批發市場等已投入使用或即將投入使用,柳樹淌市場、熊家村市場等正在規劃推進之中,城區市場的布局逐步規范合理。二是合理設立劃線經營區。城管部門在東方錦園、香江市場深圳街等處設立經營區,并劃線規范,給小本經營者提供了經營場所。
7月25日,隨州市城市管理委員會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城市管理過程中簡單粗暴的惡果不止一次見諸報端,網友的建議非常合理,簡單地取締攤販經營,如同端走了養家糊口的“飯碗”,不僅無益于解決問題,反而可能激化矛盾。所以,他們對占道經營的流動攤販以勸導為主,處罰為輔。有了“人文執法”的原則,在整治管理的過程中,流動攤販都很配合,極少有不理解、不支持的情況發生。
25日,隨州市環境秩序整治行動和工作指揮部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正統籌安排隨州市各區城管工作,督促落實。下一步,還將加大力度,進行環境整治。對流動攤販采取疏導結合的方式,引攤入市,目前方案還在擬定中。
齊心協力 政府、網友共繪城市管理最優解
隨州市城市管理委員會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今年3月,隨州召開的全市環境秩序集中整治動員大會上,市委書記陳瑞峰就提出了在城市管理中要“嚴管和善治相統一”的要求,突出“繡花精神”,堅持“品質至上”“細節為王”“以人為本”。
據媒體報道,在該項會議上,陳瑞峰指出,要注重運用法規、制度、標準管理城市,在嚴格依法辦事的前提下,注意方式方法,體現人文關懷。要做到應急和謀遠相結合,處理好階段性整治與長期性管理的關系,統籌打好“攻堅戰”和“持久戰”,通過集中整治行動探索建立既管眼前、更管長遠的體制機制,做到標本兼治。
而落實到實際管理中,從“抓不法”到“倡合法”,是隨州市委市政府,也是普通商販、網友,一致給出的城市管理的最優解。在這樣的人文執法下,城管與小販也不再是對立、較量的“天敵”,而有了讓城市更文明美好的統一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