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鄒景根、吳娥)“正是這句‘一定會守護好這座紅軍墓’的莊嚴承諾,在89載的歲月長河中,傳承著中華民族忠誠、信義與擔當的精神底色……”鄖西縣“紅聲嘹亮”宣講員李雪萍動情地講述香口鄉方家五代人接力守護紅軍墓的感人故事。濕潤的眼眶與雷鳴般的掌聲交織,將紅色信仰的力量推向高潮。
6月30日,鄖西縣舉辦第二屆“紅聲嘹亮”宣講大賽。聚焦鄖西本土革命人物和紅色故事,以“小故事”呈現“大情懷”,弘揚革命精神,激發愛國熱情。來自該縣各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紅色景區的講解員以及熱愛紅色文化的教師、志愿者等12名選手同臺競技,以聲傳情、以情動人,營造了互學互幫互促的濃厚氛圍。
為擦亮“紅聲嘹亮”宣講品牌,鄖西縣廣泛吸納各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講解員、黨史工作者、黨代表、革命后代、退役軍人、導游等多元主體,組建了覆蓋縣、鄉、村三級的宣講團和小分隊。同時,特別成立“紅領巾宣講團”,實現全縣18個鄉鎮(場、區)全覆蓋,構建起層次分明、覆蓋廣泛的紅色宣講網絡,有力推動紅色文化入腦入心。
作為革命老區、湖北解放第一縣,鄖西縣擁有萬年文化底蘊、千年歷史傳承、百年紅色印記,被納入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范圍,銘刻著李先念、賀龍、徐向前、徐海東等革命先輩浴血奮戰的壯烈詩篇。2024年8月,長征國家文化公園(鄖西段)正式開園,成為傳承紅色精神的重要載體。
“自開園以來,我們基地接待的游客數量直線上升,月高峰期訪客量超4萬人次。”鄖西縣“紅聲嘹亮”宣講員、革命烈士陵園講解員井秀娟介紹道。作為長征國家文化公園(鄖西段)的重點展示園區,鄖西縣革命烈士陵園不僅是湖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全民國防教育基地,更入選“三大精神”湖北百大紅色地標名錄。年均接待紀念和觀光人員超15萬人次,是廣大干部群眾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生動課堂。
鄖西縣以長征國家文化公園(鄖西段)為核心,整合紅二十五軍轉戰鄖西舊址群、陜南第四分區司令部舊址等9處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民國防教育基地和42處紅色舊址,打造紅色教育“實景課堂”。通過實地探訪、現場講解、心得交流與沉浸體驗,讓紅色文化變得可看、可感、可觸,有效喚醒紅色記憶。創新開通紅二十五軍223團政治處舊址慢直播,讓群眾在穿越時空中感悟偉大精神力量。
紅色精神感人心,紅色基因永傳承。在城關鎮王家坪村,采用湖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鄖西三弦彈唱的《紅軍買饃記》精彩上演,現場座無虛席。該劇目生動講述了長征期間,紅四方面軍、紅三軍、紅二十五軍轉戰鄖西的艱苦卓絕歷程。
鄖西縣積極創新宣講形式,組織“紅色文藝輕騎兵”開展“送戲進鄉村”文化惠民活動,以“宣講+文藝”的形式讓紅色文化“飛入尋常百姓家”。同時,結合“+文明實踐”“+示范”“+網絡”“+競賽”等多種模式,深入開展“紅色文化宣講進校園”“紅軍后代講紅色故事”“重走長征路”“紅色劇目巡演”,大思政課進農村、進校園、進社區、進企業等,并開發“鄖小西”AI數字宣講員拓展云端陣地,不斷擴大宣講覆蓋面和影響力。
近年來,鄖西縣堅持學習和弘揚大別山精神,并與紅二十五軍長征精神融合貫通。成立鄖西紅色文化研究會,不斷推出研究成果,為“紅聲嘹亮”宣講提供豐富素材。黨史宣傳公益廣告《一張紅軍傳單的故事》在全國展播。“紅聲嘹亮”宣講員頻頻亮相國家、省、市主流媒體,生動講述鄖西紅色歷史。精心打造的首部紅色主題沉浸式多媒體劇《紅色鄖西》、編排的情景劇《一張傳單的故事》等,持續擦亮“紅聲嘹亮”宣講品牌,讓紅色精神持續激發向上向善的磅礴力量,在新時代煥發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