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虧了村干部和市婦聯駐村工作隊幫忙,我們的秸稈收儲加工車間順利竣工,合作社里100多頭牛過冬有了飼料保障。”12月20日,安陸市木梓鄉天然村田園春種養合作社負責人羅新武說。
安陸市木梓鄉天然村共310戶1437人,山地面積近350畝,水面400余畝,耕地面積達4673畝,地勢平坦,水資源豐富,是個典型的農業大村。村民們靠傳統農業生活,年輕人多數選擇外出務工,通過精準識別,全村19戶52人列為精準扶貧對象。
面對有山、有水、有一馬平川的千畝沃土,還有上世紀雜交稻制種的‘天然農場’這一有利條件。天然村兩委多次召集黨員、群眾代表和駐村工作隊一起商議,找到發展新路子,從根本上解決土地的出路問題,沖出靠農業單一增收十分緩慢的瓶頸,讓貧困戶早日擺脫貧困。
“李書記,天然村若成立農機服務合作社,我算一股。旋耕機、插秧機、收割機、農用車,我樣樣都有還會操作,我再找三個人來,保證全村不拋荒一分田,簽合同年底秋收兌現承包費。”村民雷積豪第一個站出來向天然村黨支部書記李細平表態。
說干就干,2018年,木梓鄉天然村久盛農機服務合作社申請成立。流轉無勞動力和留守老人的土地共1500畝,合作社統一種植,村民們可參與育秧、插秧、除草、田間管理等,獲取一定的勞務費。
“有了合作社,就要做出品牌來,讓村集體經濟提升,貧困戶脫貧致富。”天然村黨支部書記李細平說到。
要徹底解決土地升值增效,就要實現產業結構再調整。2018年,天然村成功引進‘中香農科’上市公司到村發展‘香稻’種植3000畝。在公司的技術指導和扶貧工作隊的幫扶下,扶貧戶李家安、高光全兩戶各種植‘香稻’20畝,當年純收入近4萬元,成為全鄉有名的脫貧致富示范戶。合作社和村‘兩委’通過統一收購上交‘中香農科’公司的‘香稻’數據得知,全村群眾的耕地與種植常規稻對比,僅此一項增收了100多萬元。
“目前湖北中香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經簽訂了2021年完成種植4000畝糯稻的訂單,預計全村村民可增收200萬元,村集體經濟收入在6萬元以上。”駐村工作隊隊長徐云潔說。
2012年,羅新武在天然村經營茶園。隨著村產業結構的調整,羅新武的田園春種養合作社不斷發展壯大,投資了800萬元新建秸稈收儲車間,把秸稈加工成牛飼料,保障了100多頭肉牛的過冬問題。合作社200余畝的茶場帶動了天然村及周邊60余貧困戶務工,90畝魚池也吸收不少貧困戶就業,天然村的貧困戶戶均年純收入達4000余元。
天然村黨支部書記李細平對未來村級發展充滿信心地說:“下一步,天然村將進一步調整產業結構,新建一個日產50噸的精米加工廠,進一步鞏固‘特色龍頭產業+合作社+基地+農戶’鄉村發展綜合體,為鄉村振興打好基礎。”
今天的天然村綠水青山,茶樹飄香,千畝沃土孕育著全面小康新生活。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