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冠軍之路
冠軍魅力
冠軍土壤
2024年10月8日下午,在武漢網球公開賽光谷網球中心外場,鄭欽文度過了自己的22歲生日。這一次她以正賽種子選手的身份并闖入武漢網球公開賽決賽。“我覺得能來到第一個WTA1000賽事決賽很不容易,尤其是發生在武漢,這也是我夢開始的地方。”
2019年,鄭欽文持資格賽外卡身份參加了武漢網球公開賽,從此踏上了職業選手的征途。在她的家里,至今保留著當時的參賽證。
從武網出發,在不到5年時間里,鄭欽文像“坐上火箭”,在賽場上走出了一條飛速上升的曲線。
鄭欽文的飛速成長,離不開家鄉的持續關注和堅實支撐。
2017年,鄭欽文進入湖北省網球隊,省體育局決定支持并資助鄭欽文到世界職業聯賽中去磨礪。2022年,鄭欽文正式成為武漢市注冊球員,并獲得相應資助。
對于像鄭欽文一樣,正奮力邁向國際舞臺的網球新星,湖北不僅提供賽事補貼和成績獎金等直接支持,還設立了豐厚的獎學金與助學金體系,全方位保障他們的成長與發展。
鄭欽文8歲到13歲成長重要的階段,是在武漢度過的,她這里接受網球訓練,打下網球基礎,形成網球夢想。鄭欽文:“從性格到打球,武漢塑造了我。”
湖北深厚的網球傳統,為出產“網球女王”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辛亥革命前,武漢多所教會學校就開始進行網球運動。
1905年,武漢西商跑馬場邊建成了網球場。上世紀20年代開始,網球就成為湖北省聯合運動會的比賽項目。
1924年起,網球被納入華中運動會的比賽項目,并面對女性開放比賽。
1959年,嚴大翠以自學成才的姿態代表湖北網球隊亮相首屆全運會,其后投身教練事業,成為湖北網球薪火相傳的起點。
湖北一直致力于提高網球運動的知名度和影響力,舉辦各類網球賽事和活動,加大對網球場地設施的建設和投入,營造濃厚的網球氛圍。湖北京山號稱“中國網球之鄉”,小城常住人口不到55萬人,常年參與網球運動的就超過10萬人。
鄭欽文在巴黎奧運會奪冠,實現了歷史性突破,也讓湖北網球熱度持續飆升,網球培訓中心咨詢電話不斷,網球場館預約靠“搶”,網球裝備銷售迅速增長,武網門票銷售量創歷史新高……
鄭欽文曾在多種場合表達了對李娜的崇拜和仰慕,“我不會忘記李娜在澳網的那場比賽,她將不可能變成了可能,是她將夢想的種子種進我的心里。”
在中國網球界,湖北占有重要的地位,涌現出了一批又一批網球名將。
60年的嚴大翠,70年代的余麗橋、賀東坡,80年代的馬克勤、90年代的潘兵,新世紀的朱本強、李婷和李娜,幾乎每十年湖北網球就會誕生一個行業領軍人物。
一眾優秀運動員退役后選擇留教湖北隊,將他們的精湛技藝與頑強精神傳遞給下一代。長期持續的積累,造就了湖北網球界的光榮傳承。
張永明帶出了賀東坡,賀東坡又帶出了潘兵,潘兵又執教了李婷、李娜……如今,在李娜的榜樣力量指引下,鄭欽文又脫穎而出,接過了湖北網球的接力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