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廖志慧
“建議出臺城鄉垃圾分類處理管理條例”“環境保護要構建長效保護機制,現在我們多用軟方法,希望有更多硬辦法。”1月15日,在直管市、林區代表團審議過程中,用法治手段推進生態治理成為代表共識。
我省素有“千湖之省”美譽,長江流經我省的里程最長,其最大支流漢江主要流域范圍也在我省,抓流域的治理對保護我省乃至整個長江的生態極為重要。
“天門河流域治理的經驗,啟示我們必須加強立法。”省人大代表、天門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汪發良接過話筒。
2019年,天門市累計投入約9億元治理天門河水環境,通過污水處理廠擴容提標、新建和改造污水管網、重點企業架設明管收集處理工業廢水、兩岸造林綠化等系統治理手段,水質大幅提升,7個地表水質監測點水質目前穩定在Ⅲ類左右。
“持續保持天門河流域良好水質,尚存在諸多挑戰,亟待制定地方性法規以理順法律關系、明確法律責任,破解天門河流域保護工作所面臨的制度障礙。”汪發良說。
比如,流域各地污水處理廠的處理能力、管網的收集能力、糞污資源化利用能力等,不能統籌規劃設計建設;隨著管理體制、利益關系的調整,水利設施的權屬模糊,導致河邊渠旁隨意耕種,水土流失、生態失衡。
汪發良建議,通過立法整治農村污染。“特別是要探索農村田間地頭廢棄農藥、化肥包裝物的收集處理辦法,完善秸稈綜合利用與處理。”此外,通過立法劃定畜禽養殖區域,科學劃定禁養區、限養區和適養區,探索糞肥綜合利用途徑,推進建設政府補貼、市場化運作、公司化處理、養殖戶有償負擔的糞污無害化處理及綜合利用體系。
“通過生態立法,提高全社會環保意識,形成共抓大保護的依法治理合力。”汪發良說。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