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欄語
郡縣治,天下安。區縣在我國治理體系中居于承上啟下的重要地位,是改革發展穩定的“前沿陣地”。支點建設的基礎在縣域、潛力在縣域。
今起,湖北日報全媒體推出“區縣新氣象”專欄,聚焦我省強化支點意識、抬升發展標桿,深入實施強縣工程,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創新探索和特色路徑。敬請關注。
無人機飛手培訓。(湖北日報通訊員 張融媒 攝)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劉漢澤 許應鋒 余寬宏
6月26日,十堰市張灣區·北京低空產業聯盟無人機制造產業鏈對接大會舉行。
當天,觀典防務、深圳科比特、湖北環界等11家無人機生產、低空經濟場景應用企業落戶張灣區,總投資33.5億元。
至此,張灣區低空經濟企業達21家,其中,生產制造類7家、場景應用類11家、培訓服務類3家,并加入北京低空經濟產業發展聯盟。
張灣區是“東風汽車”發祥地,其精密加工、智能裝備制造產業優勢明顯。
“搶灘‘低空藍海’,推動汽車產業延鏈補鏈強鏈。”十堰市委常委、張灣區委書記張濤說,該區搶抓京堰對口協作、深圳產業協作、東風深度合作機遇,建載體、引項目、搭場景、促應用,奮力加快打造低空經濟發展高地。
不出十堰配齊一架無人機
“這款無人機可在60米高空照亮整個足球場,為夜晚應急救援提供可靠照明。”“這款車載無人機,車、機高度融合,操作員在駕駛室內可自動放飛、回收、充電,一人干了三四個人的活。”
6月26日,在對接大會產品展示區,一款款“張灣造”無人機吸引眾多與會者目光。
張灣區為何成為無人機制造企業聚集地?現場的兩則故事給出了答案。
今年初,中翼通航(十堰)科技有限公司欲研發一款車載農林植保無人機。“既不能把無人機定型后再研發車機,也不能利用現有的車機讓無人機參數作出‘犧牲’,必須同步研發、相互優化。” 中翼通航常務副總經理張申濤說,公司此前產品多為單機版無人機,對車載無人機研發經驗不足。
一籌莫展之際,張灣區將區內的東風設備研究院、湖北汽車工業學院及湖北震序車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介紹給中翼通航。
東風設備研究院有著豐富的汽車研發、模具設計能力;震序車船有著3年車載無人機車機研發生產經驗,已與吉利雷達、東風越野等公司合作生產多款車載無人機;而湖北汽車工業學院可以提供技術和人才支撐,能完成多種部件的參數檢測。
“兩家公司只隔一條馬路,有時我們一天要相互跑三四趟,面對面交流、修改設計方案。”震序車船研發部負責人高俠說。
經四方高效合作,僅用兩個月就試制出該款車載農林植保無人機樣品。
“來十堰發展,正是看中十堰的制造業優勢。”深圳高度創新技術有限公司2月落戶張灣區。該公司總經理李坤煌說,簽約之前,公司悄悄派出調研組到十堰調研,發現十堰可以生產公司所需80%以上的零部件。
吃下“定心丸”后,該公司目前已在張灣區建成兩條無人機生產線。“過去,公司產品都在廣東找第三方加工,現在實現自主研發、自主生產。”李坤煌說。
“開展工業摸底,理清配套企業的存量資源和潛在優勢。”張灣區常務副區長洪國偉說,張灣區正大力推進螺旋槳、電池等核心零部件本地化生產,朝著“不出十堰就可以組裝一架無人機”的目標加速邁進。
300個無人機起降點遍布全區
“起飛!”
6月26日,在張灣區數據局,隨著工作人員輕點鼠標,幾十公里外的黃龍鎮政府院內的無人機智能機場內,一架無人機騰空而起。
幾分鐘后,無人機抵達黃龍灘水庫上空,并實時傳回4K高清畫面。
“應用無人機巡檢,定位精準度可達厘米級。”張灣區數據局局長肖華說,過去人工巡庫,單趟耗時半天,現在用無人機半小時就可完成一次,效率提升數倍。
逐夢“低空”,既要能制造,更要可應用。張灣區編制“低空+政務”場景應用規劃,統籌全區無人機使用需求,統一管理、專業執飛。相關單位只用接收數據即可,大幅節省了人力、物力、財力。
目前,該區已規劃83條無人機巡檢航線,每天可完成100余次巡檢任務。同時,全區陸續布設300個無人機起降點,形成覆蓋657平方公里的低空路網,實現15分鐘應急響應全覆蓋。
政務應用走向深入的同時,張灣區還探索“無人機+”多元商業應用場景。
湖北汽車工業學院依山而建,校園面積大、內部道路陡坡多。為了安全,學校禁止快遞、外賣車輛進校園。
針對師生需求實際,張灣區聯合青春飛騎配送公司在該校開通無人機配送進校園業務。“過去到校門口取快遞要走20多分鐘,如今無人機直接送到宿舍樓下。”該校學生王逸說。
“每天配送的單量達到800至1000單。”張灣區青春飛騎配送工作人員介紹。
目前,張灣區已開通5條常態化商用航線。其中,“生物產業園—張灣區人民醫院”航線實現血液6分鐘速達,效率提高4倍;西溝鄉獼猴桃、茶葉等農產品通過無人機出山,運輸成本降低一半。
空中“紅綠燈”讓飛行器各行其道
走進張灣區低空飛行管理服務中心,近千平方米的指揮大廳科技感十足。巨幅電子屏上,張灣區域圖盡收眼底。操作員輕擊鼠標,各處起降場、基站的圖像、數據實時傳送。
“這是湖北省首個低空立體‘紅綠燈’系統,可指揮區域內低空飛行器各行其道。”北斗伏羲瑞景(湖北)科技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趙宇斐說。
空中為何要設“紅綠燈”?
趙宇斐介紹,隨著低空經濟高速發展,低空飛行器應用越來越廣泛,它們在空中也可能“撞車”;或者為了避讓,同一區域單位時間內通過的低空飛行器數量有限。
為解決低空飛行器通行安全和效率問題,張灣區與北京大學、北斗伏羲公司合作,依托全球領先的地球剖分網格編碼技術,將主城區300米以下空域劃分為動態三維網絡,最高精度達厘米級。
趙宇斐進一步解釋,該系統把空間劃分成一個個小格子,然后通過飛行器數據實時傳輸、感知設備實時感知與平臺聯動,實時計算網格狀態,從而規劃出成千上萬條可同時使用但又不沖突的相交航線,飛行器只需按著設計好的航線飛行。
從“汽車之城”向“天空之城”起飛,張灣區一舉激活低空經濟的多維價值。
走進中翼通航公司飛行學院訓練場,25歲的退役軍人王帥海正指導學員操作無人機繞“8字”航線。“這是考證必考科目,需圍繞標桶完成精準飛行。”王帥海說。
不久前,王帥海還是這里的學員,經過1個多月培訓后,考取職業資格證書,被飛行學院留用當助教,月收入五六千元。
據介紹,學員結業后可考取民航局CAAC執照,從事植保、航拍、巡檢等工作。今年以來,張灣區已培養“飛手”近200人。
在張灣區低空經濟產業園,綠色圍擋內,塔吊林立,機械聲轟鳴。園區負責人介紹,目前已建成廠房3萬平方米,入駐企業5家,正在建設的綜合大樓、研發大樓將在年內投入使用,目前已全部被簽約企業租用。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