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
講讀一本好書,分享一段感悟。荊楚網每周六晚推出“東湖夜讀·為你講書”欄目,邀請講書人分享閱讀心得,將書中的精彩娓娓道來,將那些與好書邂逅的故事,與您分享。
內容簡介
松浦彌太郎被稱為“日本最會生活的男人”。40歲通常被人們認為是人生走下坡路的年齡,以后的歲月開始年老力衰,沒有什么追求了。《給40歲的嶄新開始》這本書包含了40歲開始目標的確立,心態的調整,行動的計劃與實施,以及最后如何平靜地面對死亡。作者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證明40歲到70歲這30年還可以有很多追求,完成很多人生目標,最終在70歲達到人生巔峰。
人過中年,就不得不開始關注自己的身體和下半生的活法。
假設人的平均壽命是80歲,40歲就剛好站在人生上下半場的分割點。
這時候你的生活似乎已經定型,有穩定的工作和家庭,但又不甘心一成不變地走下去;
這時候看起來離生命的終點還很遙遠,但體力、精神卻不允許你像年輕時那樣隨心所欲;
這時候你每天都忙忙碌碌,有做不完的事,卻又感覺自己不上不下,處處遭遇瓶頸……
1
日本作家松浦彌太郎,曾經計劃自己50歲退休,享受生活,到大學學習,彌補自己年輕時沒有進大學的遺憾。
可是當他看到日漸衰老的父母,想法突然發生了改變。
圖源網絡
松浦彌太郎的父母對老年生活沒有做什么準備,很多時候要靠孩子照顧,他們常常不知所措,和兒子說的最多的就是:“抱歉啊,讓你辛苦了。”
作為兒子,松浦彌太郎覺得對父母盡孝是自然不過的事情,可是在父母心中卻產生了深深的愧疚感。
他這才發現,有一些老人,晚年依靠別人、接受他人的好意,哪怕是自己孩子的,也是一件很辛苦的事。
而自己也同樣如此,有一天他老了,如果依靠女兒,也會心生愧疚;如果依賴社會,又會為給年輕人增加負擔而感到內心不安。
為了讓自己的晚年過得心境開闊、有價值感,他設想自己的人生巔峰是70歲,那時候他應該身體健康、能自己照顧自己,樂觀豁達,不是年輕人眼里的“老古董”。
為了達到這樣的巔峰,他要把40歲作為新的起點,轉變心態,重新出發,一步步邁向光輝的70歲。
有人說,你的少年時代屬于書本,青年時代屬于工作,中年時代屬于家人,只有老年時代,才真正屬于了我們自己。
為了悅享屬于自己的時光,人需要在40歲時完成思維方式的轉變。
40歲之前,是人生的“儲蓄”時期,而40歲后,是你的“投資”時期。
你不必再做那些尋找自己、形成自我的“儲蓄”工作,而是該思考如何將之前建立的人生和儲蓄的經驗進行投資,包括肉眼看得見的資產和看不見的資產。
對每個人來說,最該重視的無形之物不是靠應酬維持的人際關系,而是自身的健康和儀容儀表。這是我們最值得投入的無形資產。
2
40歲到70歲,是一個人從中年走向老年的階段。如果沒有規劃,過一天算一天,幾十年很快就過去了。
圖源網絡
到時候再后悔很多想做的事沒有做,想見的人沒有見,就毫無意義了。
40歲以后的人生,如何過得更有意義?
松浦彌太郎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和體會,在《給40歲嶄新的開始》一書中給出了三個答案:
第一:回望過去,對過往的經歷進行梳理,重新認識自己;通過感恩身邊的人和事培養感恩之心,學會放下一切,從頭開始。
第二:站在當下,更充實地過好每一天;找到自己的無價之寶、努力提升自己。
第三:放眼未來,規劃今后30年的生活,讓70歲也可以是人生巔峰。
其實,不管是在人生的哪個階段,如果我們能定期檢視自己的生活狀態,明白什么才是當下最重要的,就不會陷入迷茫,失去人生方向。
不論何時何地,積極擁抱生活,認真規劃未來,不管是20歲,還是40歲,又或是70歲,都是當下最好的年紀。
主播|周琦
作者:甘藍藍,寫好別人的故事,過好自己的日子。本文首發十點讀書(ID:duhaoshu),超2900萬人訂閱的國民讀書大號,轉載請在后臺回復“轉載”。
監制:吳康安
主編:王會編輯:張依
“為你講書”欄目有償征文
如果你熱愛閱讀
愿意將讀書感悟與人分享
可以留言告訴我們
荊楚網為你提供展示平臺
讓我們一起在書中,遇見更好的自己
小編微信:zy895859058
投稿郵箱:hbwnjs@163.com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