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
講讀一本好書,分享一段感悟。荊楚網每周六晚推出“東湖夜讀·為你講書”欄目,邀請講書人分享閱讀心得,將書中的精彩娓娓道來,將那些與好書邂逅的故事,與您分享。
內容簡介
《另一種選擇》將作者謝麗爾的個人經歷與亞當關于培養復原力的開放性研究結合起來,進行了深入分析及闡述。這本書從更廣泛的層面去探討我們該如何克服人生中的逆境,包括疾病、失業、自然災害、戰爭、暴力等不幸。同時,來自不同群體的案例也揭示了每個人都可以培養及提升內在堅韌的復原力,并且擁有重獲快樂的能力。
叔本華曾說:“除了以受苦為生活的直接目的之外,人生沒有什么目的可言?!?/p>
戰勝苦難的人,會成為生活的勇士,被苦難壓垮的人,則消沉萎靡,節節退敗。
1
有人說,沒有在長夜痛哭過的人,不足以談人生。
被生活碾壓時,為什么有些人拼盡全力也無法跨過那道坎?
心理學家馬丁·塞利格曼提出的“3P陷阱”,解釋了人們沉溺痛苦無法前行的緣由。
“3P陷阱”,也就是個人化、普遍性以及持久性。
圖源網絡
個人化是指陷入困境的時候,會認為一切不幸都是自己的過錯。
比如孩子生病了,會認為是自己沒照顧好,戀人出軌了,會覺得是自己不夠優秀……
然而不停地自責和后悔不僅不能解決問題,還會帶來更多的心理負擔,把自己拉進更深的低谷。
普遍性指的是受到傷害的人會認為這種痛苦將影響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比如被批評一次就覺得自己哪里都不好;一點小變故就覺得生活徹底無望。
事實上,想象中不幸大多不會真正發生,所謂的痛苦不過是消極情緒放大的結果。
持久性是指經歷痛苦的人會認為負面情緒將持續一輩子。
比如心愛的人離開了,就覺得這輩子都不會擁有愛情了;創業失敗了,就覺得以后也不會成功了。
這種不斷延伸和重復痛苦的思維方式會讓人們陷入對未來的深深絕望中。
2
Facebook首席運營官謝麗爾·桑德伯格也曾陷入痛苦的陷阱里。
“谷歌前副總裁,全球最具影響力女性”,一直以來,謝麗爾有著閃亮的頭銜和幸福的生活。
然而在她40歲的時候,不幸發生了,與她相伴11年的丈夫戴夫·高德伯格突然離世,留下了她和年幼的孩子。
在戴夫剛離去的幾個月里,她陷入巨大的悲傷當中,生活一片混亂。
她不斷自責,覺得之前沒有給予丈夫足夠的關心和照顧,自己的消極情緒還影響了周圍人的工作和生活。
謝麗爾在《另一種選擇》中寫道:“我陷入了空虛。巨大的空虛占據了我的心臟、我的肺葉,限制了我思考的能力,甚至呼吸的能力?!?/p>
后來,她在心理學家亞當·格蘭特的幫助下,一步步修復了自己破碎的心靈,重新找到了生活的勇氣。
圖源網絡
2020年,走出喪夫陰霾的謝麗爾宣布訂婚,開始了下一段旅程。
她將個人經歷與亞當關于培養復原力的研究結合起來,寫成《另一種選擇》一書,對復原力進行了深入分析及闡述。
謝麗爾說:“我現在知道,一個人將會在經歷創傷后不斷成長。我也相信,經歷創傷前成長,即一個人不必經歷悲劇就可以提前建立自己的復原力,能為面對潛伏在人生前路的障礙做準備。”
3
在書中有這樣一個案例。
一位叫弗吉尼亞的網友,原本有一個幸福的家庭。
53歲時,她的丈夫突然離世;6年后,她的兒子因過量服用海洛因,在女兒婚禮的前夜離去。但第二天這位堅強的母親仍舊為女兒舉行了婚禮。
不久之后,弗吉尼亞和當地學區合作,開展了預防毒品的活動,她和很多家長、顧問聯合起來,創建了支持小組,與毒癮癥做斗爭。
新的使命感讓她不斷戰勝悲痛,開始新的人生。她說:“丈夫和兒子的死就像織進了我人生的布匹里,但它們不能定義我?!?/p>
這也驗證了一位心理學家的發現:人們在經歷一些重大創傷后,往往更容易找到使命感和人生意義。
曾看過一個提問,“這一年,你有哪些幸福的時刻?”
發現大部分幸福時刻都經歷了很長時間的沉淀甚至痛苦。
正如謝麗爾所說:“我想讓你明白,當生活給你當頭一棒,讓你墜入悲傷之海時,你能做的就是奮力游向水面,重新呼吸?!?/p>
《荒野生存》中有一句臺詞:不必變得強壯,而是讓內心強大。
當我們擁有了強大的內心,就不會再隨波逐流、不會再輕言放棄、不會再找不到方向。
點亮“在看”,幫你提升內在堅韌的復原力,擁有重獲快樂的能力。
(收看收聽更多《東湖夜讀》文章,請下載荊楚網客戶端、關注荊楚網微信公眾號。)
主播|朝慧
作者:太陽,平常心,讀世間事。本文首發十點讀書(ID:duhaoshu),超2900萬人訂閱的國民讀書大號,轉載請在后臺回復“轉載”。
監制:吳康安
主編:王會編輯:張依
“為你講書”欄目有償征文如果你熱愛閱讀愿意將讀書感悟與人分享可以留言告訴我們荊楚網為你提供展示平臺讓我們一起在書中,遇見更好的自己小編微信:zy895859058投稿郵箱:hbwnjs@163.com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