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周壽江 通訊員 王丹
“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二十四節氣倒計時,驚艷了世界。”全國兩會前夕,全國人大代表、大冶市保安鎮農科村黨總支書記王能干告訴湖北日報全媒記者,今年他將繼續聚焦三農,帶著鄉村文化振興方面的建議進京參會,著重建議傳承弘揚農耕文化方面的內容。
王能干說,二十四節氣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但很多生在農村、長在鄉土的年輕人,對二十四節氣的內涵及指導農事的作用,知之甚少;對其他傳統農耕文化,也知之不多,這讓人很是憂心。為此,他建議:相關科研院所設立農耕文化研究機構,收集、發掘、研究、傳播農耕文化;在學生課本里,多一些農耕文化知識介紹,歷史書籍里則多一些農耕文化成就介紹;各級文化場館,設立農耕文化專區;將農村文化活動中心建設成傳承弘揚農耕文化的重要陣地;新時代文明創建,也盡可能多一些農耕文化元素……
“在此,我要特別呼吁家庭重視農耕文化教育,從娃娃抓起,口口相傳農耕兒歌、諺語、詩詞、故事等,讓孩子們從小就接觸到博大精深的農耕文化,感知中國農耕文化的魅力。”王能干說。
鄉村振興是包括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的全面振興。
去年全國兩會,王能干著重建議的是以農村基層組織振興引領鄉村全面振興。王能干在履職中發現,村干部年齡偏大、結構老化,鄉村留不住年輕人等,在一些地方不同程度存在。
“要通過提升待遇,吸引更多優秀青年扎根農村,為鄉村振興注入年輕力量。”他建議,要多途徑選好、培養好村兩委后備干部,為村兩委注入活力。
去年全國兩會,王能干還提了優化村級工程建設程序方面的建議,也引起多方重視,助推農業農村領域“放管服”改革落地見效。
組織春耕春播,排查村莊安全隱患……早春時節,王能干忙得不可開交。
回憶幾年來的履職經歷,王能干向記者分享了他記憶很深的一件事——2019年全國兩會期間湖北團開放團組會上,回答塞內加爾《太陽報》記者阿馬度·迪奧普的提問。
“當時他問的是湖北在減貧過程中,有哪些經驗分享,對于這個問題,我有發言權。”王能干說,當時他在介紹農科村發生的變化時,重點給記者分享了村中一名因病截掉雙腿、其愛人又身患重病的貧困群眾,在當地黨委政府和駐村工作隊的幫扶下,這名群眾重拾生活信心開起手機專賣店的故事。
“聽完這個故事,阿馬度·迪奧普豎起了大拇指。”王能干說。
1953年出生的王能干出任村黨總支書記前,農科村負債1800余萬元;20多年來,他帶領群眾把一個兩港三汊的灘涂地、四省八縣的移民村,建成了花香四溢的生態村和遠近聞名的小康村。王能干也成為遠近聞名的“干書記”,他的故事被拍成微電影《能干書記》、編排成現代楚劇小戲《干書記巡堤》。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