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評論員 艾丹
“在糧食安全這個問題上不能有絲毫麻痹大意,不能認為進入工業化,吃飯問題就可有可無,也不要指望依靠國際市場來解決。”3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政協會議的農業界、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界委員時強調,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把確保重要農產品特別是糧食供給作為首要任務,把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真正落實到位。
悠悠萬事,吃飯為大。習近平總書記始終對糧食安全念茲在茲,多次強調“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鮮明指出糧食安全作為治國理政頭等大事的極端重要性,也飽含居安思危的強烈憂患。
十幾億人口要吃飯,這是最大的國情。盡管我國糧食產量屢創新高,獲得“十八連豐”,但也要看到,糧食等重要農產品的供給總體還是緊平衡。對一個有著14億人口的大國來說,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在任何時候都是真理。端牢中國人的飯碗是重大戰略問題,不能只算經濟賬、不算政治賬,只算眼前賬、不算長遠賬。在外部環境發生深刻變化的復雜形勢下,發揮好“三農”的壓艙石作用,依靠自身力量端牢自己的飯碗,才能為應對各種風險挑戰贏得主動,為保持經濟健康發展、社會大局穩定奠定基礎。
要抓住耕地和種子這兩個關鍵。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農田必須是良田”。只有以‘長牙齒’的硬措施,堅決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切實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才能夯實糧食生產的根基。種子是農業的“芯片”,牢牢把住糧食安全主動權,就要讓種業裝上更多“中國芯”。推動種業高質量發展,讓科技在解決吃飯問題上發揮硬核作用,中國的糧食安全就更有保障。
湖北是農業大省、糧食主產區。大省有大省的擔當。湖北要始終把糧食安全作為“國之大者”,堅決扛起農業大省的政治責任,堅持“藏糧于地”“藏糧于技”,向“地”和“種”要產量、要效益,為實現種業科技自立自強貢獻湖北科技力量,為“中國碗盛滿中國糧”作出湖北貢獻。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