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托育園內孩子集體就餐 (武漢市江欣苑社區托育園提供)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黃忠
隨著“三孩”生育政策的實施,如何減輕養育子女的家庭負擔、提高學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已成為百姓普遍關心的問題。今年全國兩會上,不少代表委員建言,加大普惠性托育場所的建設力度,建議幼兒園增設0至3歲托管班,方便年輕父母就近托育。
聲音
期盼家門口多建托育幼兒園
“以前公司的人事經理問我愿不愿回去上班,可我想到2歲的兒子沒人帶,送回老家也不放心,就一直沒回復。”10日,市民劉女士在接受極目新聞記者采訪時,無奈地說。
劉女士老家黃岡,和丈夫在武漢安家。兩年前生下兒子,她當起了全職媽媽。由于丈夫是做銷售的,總要全國各地跑,孩子基本是她一個人帶。“父母年紀大了,我怕把兒子送回老家不放心。我也找了些托育機構,要么軟硬件條件一般,要么離家遠而且價格貴。”劉女士說,希望政府能加大建設3歲以下幼兒托育機構的力度,讓年輕家長少一些后顧之憂。
全職媽媽蔡女士也有同樣的煩惱。她希望家門口有合適的普惠性托育機構,讓她能安心回歸職場,孩子也能得到良好的看護。
建言
鼓勵幼兒園設3歲以下托育班
“在家門口,多建普惠性的托育服務機構很有必要。”全國政協委員、湖北省社會主義學院院長胡仲軍認為,首先要加大托育人才的培養,這樣才能放心“托”,科學“育”,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其次要加大政府財政投入和保障力度,鼓勵發展普惠性的托育機構,制定托育機構的設立標準和服務規范,鼓勵公立幼兒園增設托育班。對民辦幼兒園辦托育班,在政策范圍內予以一定的資金補貼、稅費減免等。
“過去不少單位辦過托兒所,現在也可以借鑒,鼓勵企事業單位辦托育班,解決員工子女的托育問題,也能讓員工全身心投入工作。”胡仲軍表示。
全國人大代表、南京市浦口區霞光幼兒園園長蔣宇霞也建議,多種途徑增加托育服務的有效供給。首先鼓勵幼兒園發揮自身的優勢,增加2至3歲孩子的托育班,推進托幼一體化;其次,政府要加大力度扶持,采取提供場地、減免租金、補貼運營費等措施,引導社會力量廣泛地參與到托育機構中來;再者,把育嬰師的教育納入到人才培養和專業教育中。鼓勵有關院校開設托育專業與課程,鼓勵相關院校、培訓機構及用人單位合作,開展訂單式的培養或人才培訓,解決從業人員資質和技能短板。
行動
武漢將建20個普惠性托育機構
目前,武漢的托育服務主要是由專門的托育機構、幼兒園提供,托育費用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我們托育園共托管了30名孩子,為家長減輕了不少壓力!”10日,武漢市漢陽區江欣苑社區托育園園長陳雪蓉告訴記者,該園是武漢最早開園的普惠性社區托育園,2020年底開始籌建,去年3月正式開園。屬于“公建民營”性質,社區提供免費場地,政府承擔裝修、玩教具等軟硬件設施費用,她們專業托育機構只需要“拎包入住”,7名教職工全部持證上崗,為家長提供貼心的托育服務。
陳雪蓉說,該園接收0到3歲的嬰幼兒,無縫對接產假,進一步解決了全職媽媽的上班難題,“每生每月收費2500元,與市場價相比近乎半價,而且就辦在小區門口,非常方便接送。”
當代海嘉幼教集團是一家專注于嬰幼兒教育服務的幼教集團。總裁阮進介紹,目前該集團有三種方式提供托育服務:一是建設托幼一體園,目前在光谷地區開設改革試點園;二是社區托育模式,他們與洪山區衛健局、青菱街街道合作,打造了武漢第一家公辦民助的紅霞托育中心,為20個社區家庭提供了普惠性托育服務,每月收費約1600元;三是積極探索企業托育園,目前與華夏理工學院合作開辦了托育中心,服務教職工子女。
阮進表示,該集團還與湖北省育嬰行業協會、武漢華夏理工學院、武漢晴川學院等深入開展產學研合作,提升師資素養,培養社會亟需的托育人才,以緩解更多家庭的托幼難題。
湖北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校長周宗清認為,托育服務社會需求很大,但目前仍存在一些發展難點,需要政府部門、教育行業、高校、企業等共同努力。
目前,湖北幼專在其附屬幼兒園湖北省實驗幼兒園,開展了托幼服務試點,服務了40名2至3歲幼兒。“我們主要想進行托育行業探索,同時服務學校托幼人才培養,其他公辦幼兒園很難復制我們的模式。”周宗清解釋,首先是托育成本分擔模式沒有厘清,一些公辦園沒有開展托育服務的資金來源;其次是硬件資源不足,公辦園學位本身就“一位難求”,難以再接納3歲前幼兒;另外,托幼服務的專業師資力量還很缺乏。
他認為,近年來國家出臺了很多政策鼓勵托幼行業發展,未來的托幼服務應該還是以公辦為主。目前,托幼屬于衛健部門管理,幼兒園屬教育部門,需要明確監管主體,明確資金補貼方式,同時支持高校幼教人才培養。
極目新聞記者了解到,目前,武漢市可以提供2萬個托位。根據2022年武漢市政府民生實事事項清單,今年武漢要加強嬰幼兒照護和青少年托管服務,將新建普惠性托育服務機構20個。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