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電湖北發電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劉強(右)做客湖北日報企業家全媒體縱橫談。(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柯皓 攝)
掃碼觀看視頻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彭一葦 通訊員 雷川
許多武漢人的記憶里,都繞不開“武昌熱電廠”。
眼下,這座武漢地標建筑的上級企業——華電湖北發電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電湖北公司),已成為湖北規模最大的燃氣發電和火電企業,年發電能力超過350億千瓦時(度)。過去幾十年,華電湖北公司源源不斷為湖北發展“充電”。未來,它還將給湖北帶來更多動力與能量。
4月8日,華電湖北發電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劉強做客湖北日報5G演播廳,與網友分享這家企業許多鮮為人知的故事。
企業名片
華電湖北發電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公司主營業務為電力生產、熱力生產和供應以及與電力相關的專業技術服務。公司在湖北區域總裝機容量770.56萬千瓦,資產總額227億元,凈資產88億元,區域員工2500余人,全資及控股企業22家,分公司8家,參股企業5家。
精彩語錄
始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促進湖北經濟高質量發展。
構建風光電、火電、抽水蓄能、綜合能源“四輪驅動”發展格局,助力湖北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
一地一策定制方案,大力發展“漁光互補”“林光互補”“農光互補”等“新能源+特殊產業”“新能源+特殊行業”,促進各行各業的良性循環、高質量發展。
關鍵時刻頂得上
華電湖北發電有限公司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45年,至今仍在武昌江邊的武昌熱電廠,見證了武漢作為中部工業中心的輝煌歲月。
“扎根湖北70多年,企業與湖北同呼吸共命運,特別是在關鍵時刻,拉得出、頂得上?!眲娭v述了50年前發生在湖北的“驚天逆轉”——
1972年7月27日10時07分,一家供電量占全省三分之一的電廠,因一個保護開關誤動,瞬間與全省電網斷開。
如同最壯漢子突然撂挑子,其他電廠難以支撐全省電網。6分鐘后,面對無法支撐的負荷,青山、武昌、黃石等地10多個電廠相繼跳閘停機,與電網斷開。
10時18分,湖北電網崩潰,災難性后果逼近——武鋼水泵停輸冷卻水,高爐即將燒塌;大冶等地礦井抽水機停電,工人被困井下……
然而,1分鐘后,奇跡卻發生了:武昌熱電廠的前身——武昌電廠重啟機組,送出“救命電”,武鋼江心泵房啟動,4座高爐脫離險境。隨后,全省電網逐步恢復。
原來,電廠職工俸遠禧和當班班組藝高膽大,他們判斷出電網已崩潰,其他電廠已受波及,武鋼有危險。俸遠禧等人沒有考慮自身安危,挺身而出,繞過正常操作規范,在5分鐘內強行啟動了汽輪發電機。
當年裝機僅有1.5萬千瓦的武昌電廠,就這樣在千鈞一發之際挽救了危局。關鍵時刻敢于擔當的精神,成為華電湖北公司幾十年來的“傳家寶”。在抗擊疫情、防汛抗洪、經濟重振、冬季保電等大戰大考中,華電湖北公司全力以赴,兩年來累計發電579億千瓦時,按一個家庭平均月用電200千瓦時計算,可供1200萬戶居民使用兩年。
去年冬季正是用電高峰,而煤價漲了兩至三倍,火電企業發電就虧。華電湖北公司不停機、滿發電,不惜一切代價保障民生用電、用熱穩定。去年四季度,華電湖北公司燃煤發電機組利用小時達到1203小時,位列全省同類型企業第一,為保障湖北省不拉閘限電作出了貢獻。
近年來,華電湖北公司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先后投入13億元改造燃煤機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遠優于國家環保標準。2015年以來,先后派出7批干部駐村扶貧,助力鄉村振興,幫扶資金2300多萬元,采購農產品1200多萬元,駐點村經濟和民生大變樣。
清潔電力5年提升10倍
隨著“雙碳”目標實施,清潔能源需求大升。這家湖北最大的燃氣發電和火電企業,也在積極轉型。
“我們在湖北的風電、光伏裝機容量近82萬千瓦,僅2021年就新增新能源裝機近36萬千瓦,較2020年增加了近80%。”劉強介紹。
今年,該公司黃岡武穴“風光儲一體化”基地、荊州洪湖峰口鎮光伏、咸寧崇陽天城光伏、監利柘木鄉光伏等新能源項目開工,裝機近60萬千瓦,開工量已超過去年新增投產新能源項目總量。
“十四五”期間,華電湖北公司定下新目標:在2025年實現清潔能源裝機占比達到50%?!斑@意味著五年里我們要發展600萬千瓦清潔能源裝機,相當于清潔能源的供應要提高到現在的10倍,電力產值將翻番,能源供應保障能力大大提高?!?/p>
這些新能源項目,還帶動了湖北產業鏈。華電湖北公司在洪湖的百萬千瓦新能源基地項目,配套建設的光伏裝備制造項目也開工。同屬華電集團的科工產業板塊所屬企業——武漢華電工程裝備有限公司已落戶湖北,主營業務有風機塔筒等新能源設備的制造。
劉強介紹,除了風電、光伏之外,將推動煤電節能降碳改造、靈活性改造、供熱改造“三改聯動”,打造全國氣化耦合路線示范基地,提高為企業和用戶提供綠色電、清潔電、低碳電的能力;大冶、武穴兩個抽水蓄能項目前期工作正在全速推進中。在綜合能源方面,推進湖北省多能聯供、光儲充、商業綜合體等多場景綜合能源項目落地。目前已取得武鋼屋頂光伏項目、紅蓮湖大數據云計算產業園項目開發權,襄陽襄州區、黃岡黃州區屋頂分布式光伏項目納入國家試點范圍。
“公司將逐步形成風光電、火電、抽水蓄能、綜合能源‘四輪驅動’,保障能源供應穩定充足?!眲娊榻B。
300多億元投入“新能源+”
一座發電設施,如今能發電,還帶來了更多收益。
湖北華電武穴石佛寺一期漁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發展出“新能源+特色產業”模式。該光伏電站2017年投產,占地面積1300多畝,每年可發電5500萬千瓦時。光伏支架上安裝的自動追蹤系統,可以讓光伏板跟著太陽光轉,每年可多發800多萬度電。
光伏板安裝在魚塘上,除了發電,還能養魚。這種模式不占用土地,光伏板還能減少水面蒸發量、抑制藻類繁殖,魚塘畝產達到750公斤。
這一模式還將擴大推廣。劉強透露,目前正在推進的武穴和洪湖兩個百萬千瓦新能源基地也將采取“新能源+特色產業”模式,按照每個基地100萬千瓦容量計算,相當于要再建設50個武穴漁光互補光伏電站,投入資金約100億元,預計年均發電量27億度、年均產值11億元、年均繳稅1.2億元,每個百萬千瓦基地每年可節約標準煤約30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84萬噸,同時,兩個新能源基地,還能夠帶動當地制造產業發展和產業園建設,輻射帶動當地就業預計1500人。
華電湖北公司正在與科研機構合作探索“林光互補”“農光互補”。在省內不同地區,華電湖北公司一地一策定制方案,大力發展“新能源+特色產業”“新能源+特殊行業”。截至發稿日,華電湖北公司已取得了監利200萬千瓦的新能源基地項目開發權,正在積極推進項目開發?!笆奈濉逼陂g,華電湖北公司將圍繞湖北“新能源+”投資300多億元。
十年來,華電湖北公司立足服務地方經濟,繳納稅金約100億元。劉強表示,公司愿意主動融入各地發展規劃,爭取更多風光電項目,通過新能源項目發展,提供可靠電源供應的同時,帶動湖北各地農業、林業、漁業、制造業等各類相關行業的發展。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